野炊總是歡喜的,忍著口水,四處尋摸著,摸著魚最好,偶爾還能撿到野雞蛋,煮了吃味道真不錯。運氣好的話,我們捉到過瘸腿的野鴨,運氣再不濟,捉幾只大青蛙還是手到擒來的。于是,一陣青煙過后,每個人起碼都見著肉了,青蛙腿那個肥嫩啊——焦急地等待它涼了好下嘴的時候,鐵釬上還吱吱地冒著油。
這可比水餃里面目模糊的豬肉美味多了,當然,大人們是享受不到的,他們不是譏笑青蛙太小還不夠塞牙縫,就是嫌棄青蛙身上可能會有寄生蟲。借口這么多,他們難道不愛吃肉?嘴硬,過年過節(jié)吃餃子怎么一碗接一碗沒個夠?
晚飯桌上,我媽多少瞧出了點兒端倪,問:“你晚上少吃了一碗飯嘛,是不是又干了什么壞事兒?”
“哎,媽,有個重要的問題請教你,我研究了很久也沒有答案:為什么雞叫雞,而不叫牛?為什么狗叫狗,而不叫青蛙?為什么人叫人而不叫樹?也不知道最早是誰給起的名字,依據(jù)是什么呢?又或者,這總得有點道理吧,是不是?如果以后牛叫狗,而狗叫雞,雞又叫樹,樹改叫人,這個世界會怎么樣?會不會亂套?。俊?o:p>
我媽被我繞得一臉迷惑,最后用筷子一指,“別問我,找他去!”
我爸本來在認真吃著面條,聽到我的問題,表情忽然奇怪地變化起來,由白到紅、紅到黑。他嘴巴張大了,嘴里有面條,卻一直沒有答案。半晌,他忽然反應過來,用手里的筷子往我的額頭一戳,終于說出了話:“哪里想來的那么多亂七八糟的問題,飯都堵不住你的嘴!”
當然,口氣是不屑一顧的,表情是不耐煩的,這意思再明了不過,這些是多么荒唐的小事情,竟然也作為一件大事來研究。其實呢,我的確已經(jīng)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不過本來并沒有想問他們,別說他們沒有答案,就是有,也肯定不是正確答案。這會兒拿出來問,不過是個擋箭牌而已,我是為了把他們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