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誠實的誠實真相》為何不誠實的行為如此讓人著迷?(1)

不誠實的誠實真相 作者:(美)丹·艾瑞里


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知道某人是否誠實—直接問他。如果他說“是的,我很誠實”,那他肯定是一個騙子。

格羅克·馬克思

我對欺騙現(xiàn)象的關注始于2002年, 就在安然公司破產(chǎn)數(shù)月之后。當時我在參加一個為期一周的科技會議,在某天晚上喝酒的時候,我碰到了約翰·佩里·巴洛。我知道約翰以前是“感恩而死”樂隊的詞作者,但通過交談,我還發(fā)現(xiàn)他曾給幾家公司當過顧問,其中就包括安然公司。

也許你不曾關注發(fā)生在2001年的那些事,那我在此簡略地提一下安然公司這個“華爾街寵兒”那一年的經(jīng)歷吧:通過企業(yè)顧問、信用評級機構、公司董事會以及現(xiàn)已不復存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瞞天過海,瞞報賬目,積累大量財富,直至其欺詐行為昭然于世,才轟然倒塌。最后,安然公司的股東落得個血本無回,養(yǎng)老金計劃成為泡影,成千上萬名員工丟了工作,公司也隨之倒閉。

跟約翰聊天時,他講到自己曾對安然公司的狀況一廂情愿地盲目樂觀,我對他這番話很感興趣。雖然約翰在擔任安然公司的顧問時,該公司的財務情況已失去控制,他卻說他從未發(fā)現(xiàn)公司有任何運作不當?shù)牡胤?。事實上,在各大新聞頭條報道安然公司的丑聞之前,他本人完全認同安然公司是新經(jīng)濟的領軍企業(yè)這一觀點。更令人驚訝的是,他說在新聞剛報道此事時,他都不敢相信自己始終都沒看出公司有任何詐騙的跡象。他的話讓我很詫異。在與約翰聊天之前,我認為安然公司的破產(chǎn)基本上是由3個陰險的首席設計師(杰弗瑞·斯科林、肯尼斯·雷和安德魯·法斯托)造成的。這三個人共同謀劃并實施了一場大范圍的賬目核算陰謀。但此時,與這個我既喜歡又崇拜的約翰坐在一起,他與安然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只是盲目樂觀,并非刻意欺騙。

當然,約翰和其他被卷入安然事件的人都可能很腐敗,但我想也許還有另一種欺騙形式的存在—由于單方面的盲目樂觀所導致,而這一形式的踐行者往往是約翰以及你我這樣的人。我開始懷疑這種欺騙是否只有少數(shù)幾個壞人所為,或者這種一廂情愿的盲目樂觀在其他公司也存在。還有一點我很好奇,如果我和我的朋友當時也是安然公司顧問團成員,我們是否也會像約翰一樣。

我開始著迷于欺騙和不誠實這一話題。欺騙從何而來?人類具備了什么能力能使自己做到表面上不誠實,但內心卻認為自己是誠實的呢?更重要的是,欺騙行為僅僅是少數(shù)壞人的行徑,還是一個更為普遍的問題?我意識到,最后一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應對欺騙的方法:如果世界上大多數(shù)的欺騙只由幾個壞人來承擔責任,我們可能會很容易地解決這個問題。公司的人力資源部可以在招聘過程中篩出騙子,該部門也能通過排除那些被證明是不誠實的人以使得招聘過程更合理。但如果不誠實的問題并不僅僅局限于少數(shù)幾個壞人,可能意味著所有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都會有不誠實的行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罪犯,那么當務之急就是要搞清楚不誠實的行為從何而起,然后再找出遏制和控制我們這方面本性的方法。

我們對欺騙的原因有哪些了解呢?從理性經(jīng)濟學的角度來看,對欺騙原因較為盛行的觀點來自芝加哥大學的經(jīng)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加里·貝克爾。他提出,人們基于對各種情況進行的理性分析來決定是否犯罪。正如蒂姆·哈福德在他的書《誰賺走了你的薪水》中提到的那樣,這個理論的產(chǎn)生過程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某天,規(guī)定的停車場的車位滿了,貝克爾決定冒一次收到交通罰款單的風險—違章停車。幸虧這樣,他開會才沒有遲到。而后,貝克爾對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過程進行了反思,注意到他做出這種決定完全是在權衡違章停車可能會產(chǎn)生的代價(如被抓到、被罰款、車被拖走)和及時參加會議的好處。他還注意到在權衡代價和好處時,并沒有考慮過這樣做是對還是錯,而只是對可能的積極結果和消極結果進行了比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