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本應是一面忠于實體經濟的鏡像。通俗地說,就是你長的到底有多胖,鏡子里的你也應該有多胖。貨幣被濫印變成放大鏡之后,你照到的自己,就是哈哈鏡里的浮腫虛胖癡肥了。浮腫,無疑是內分泌亢進的癥狀,超發(fā)貨幣就是內分泌亢進。內分泌為什么亢進?還不是因為求錢若渴,政府有投資饑渴?
然而正如米瑟斯說的,超發(fā)的貨幣并不是平分給國民的,而是“首先到了政府及相關的利益集團手里”。這個過程,就叫做“通貨膨脹被用于形成國家資本”(劉易斯語)。這個因投資饑渴而求錢若渴的國家資本急遽擴張,加速了市場資源與財富的分化,在國家這一頭迅速積累,而民間那一頭則相對貧乏。正如你所看到的,浮腫或虛胖的病理,就是并存著營養(yǎng)過剩與營養(yǎng)不良這樣一副失衡的樣子。
先看國家這一頭。全國財政收入2000年時突破1萬億,到2011年僅11年間就翻了10番,突破10萬億,這還不包括國企財產收益與土地收益。如果算上國企產權、資產和土地,政府差不多擁有了整個社會資產性財富的60%以上。一個擁有全球最多外匯儲備與最大美元債權的政府,養(yǎng)育著全球“最賺錢銀行”“最賺錢石油公司”“最賺錢電信公司”“最賺錢煙草公司”的國企王國。國企總資產,相當于2010年國內GDP的62%,這其中,央企1年的收入,相當于民營中小企業(yè)500強1年收入的總和。滬深兩市2011年年報顯示,中石油、中石化和5大銀行這7家上市公司賺的錢,超過了其余1505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的總和??磭疫@一頭,能看出國家的營養(yǎng)過剩吧?
再看民間那一頭。10年來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僅增長1.6倍,農村居民純收入僅增長1.2倍。國內平均工資僅占人均GDP的25%,不足世界平均58%的一半水平;國內GNI(人均國民總收入)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這兩項的排位,都排在全球100名之后??疵耖g這一頭,能看出民生的營養(yǎng)不良吧?國家的營養(yǎng)充足與民生的營養(yǎng)貧乏之間如此失衡,表明國計不能充分惠及民生,不能充分包容民生,表明國計與民生之間的循環(huán)發(fā)生了梗阻。所謂的“國富民窮”,是不是產生于內循環(huán)梗阻?
內分泌亢進與內循環(huán)梗阻,像是體內所謂的“任督二脈”,都源于一個“內”字,產生于機體內的病原體,與外部的次貸危機不是一回事。事實也是如此,政府2007年部署“雙防”(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增長轉變?yōu)槊黠@的通貨膨脹)時,次貸危機還沒有爆發(fā)嘛。撤火降溫的雙防突然180度轉向,轉為添柴助燃的救市,是由于突發(fā)了次貸危機。但吳敬璉一直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不同意2008年的危機是突降災難。”他為什么不同意說次貸危機是猝不及防的?因為這種說法會誤導人,讓人以為自己體內的病灶不是土生土長的頑疾,而是傳染了歐美的流行病。
總之,所謂的“任督二脈”出問題了,經濟體發(fā)生了內分泌亢進與內循環(huán)梗阻,就不是一般的感冒發(fā)燒了。病情被治來治去地治出了頑癥,還能再迷信治愈嗎?國內信奉“政策市”,說股市是政策市,樓市是政策市,金融市場更是政策市,似乎到處都是市場不靈政策靈,到處宣揚調控無所不能,市場一無所成。你想想看,迷信政策,迷信調控,迷信“征服自然,駕馭市場”,骨子里到底是在迷信什么?不就是權力的自我迷信嗎?前邊說過熱綜合癥是由于人有盲目信仰,人有自負,其實說到底,不過是權力有自負,權力有自我信仰,權力有自我合法化、自我合理化傾向。
什么叫權力的自我合法化、自我合理化?就是官員自我授權,自詡高明,自封正確地行使公共權力,也就是權力缺乏民意約束,天然地偏向于自身利益。如今股市生的病,樓市生的病,金融市場生的病,無一不是權力攪市場攪出來的病。而實體經濟生的病,郎咸平認為是“投資經營環(huán)境惡化”和“盲目招商引資”兩大病癥,也都是權力攪市場攪出來的病??傊?,你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所能看到的經濟病兆,無一不是處方被錯開、資源被錯配落下的毛病。
你看到發(fā)改委昨天批準油價破“8”,今天又約談企業(yè)暫緩漲價。人稱“小國務院”的國家發(fā)改委,有近40個司局,200個司長,都忙得一塌糊涂。你看到財政部用開征民航發(fā)展基金接續(xù)了機場建設費,也不用拿去人大討論一下。你看到權力的野馬,不系韁繩、沒有邊界地縱橫于市場并反復踐踏。馬蹄之下,能不留下了傷病?每當經濟體生了病,人們總以為是市場有病,權力沒病,只有調控才能治愈市場。實際上病兆在市場身上,病灶是在權力身上的。權力生了病,反倒給市場灌藥,去整治市場,對嗎?按理說權力出錯,正要靠市場去糾正它、喂它吃藥才對。市場沒錯,是由于市場有自我修復、自我糾錯能力。而大多數人卻不相信市場比政府更正確,不相信市場能矯正政府的出錯。
發(fā)燒為什么久治不愈?因為“膨脹的貨幣政策使投資者混淆了人為制造的需求和自然的市場需求”(哈耶克語),出現了“荒謬、妄為和極度違背常理”(斯密語)的非理性繁榮。國內市場的持續(xù)發(fā)燒,不但不是市場生的病,恰恰相反,發(fā)燒是市場對權力的排異抗拒,是市場對于外部病毒入侵的自我保護反應?!盎闹?、妄為和極度違背常理”的投資行為,都屬于資源錯配,也都是市場被侵害后的糾錯反應??上部少R,市場如今退燒了,表明病兆緩解了,市場的糾錯反應生效了。
前邊說過,衰退是對發(fā)燒的糾正。消費萎縮,是對投資膨脹的報復。貨幣貶值了,則是超發(fā)貨幣招致了懲罰。基建的大面積停工,是對產能過剩的糾正。市場失血,是投資過度透支的結果。實體經濟很受傷,則是房地產一花怒放百花殘、一業(yè)興盛百業(yè)凋的后果??傊€是前邊那句話,衰退,是市場的休養(yǎng)生息,是市場的自我療傷與自我康復。權力設置的路障,最終要靠市場來清障。權力攪市場攪出的病,只有放權讓利,放市場一碼,讓市場生態(tài)恢復,病體才能緩慢自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