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拖延心理學2》拖延者畫像(1)

拖延心理學2:用拖延方程式戰(zhàn)勝與生俱來的行為頑癥 作者:(加)皮爾斯·斯蒂爾


或許還是有一件事可以讓你感覺好一點兒,那就是你不是一個人在承受拖延之苦。拖延就像早上的咖啡一樣普遍。有調查結果顯示,約有95%的人承認自己有拖延,其中有 25%的人指出這是他們的一種慢性的、決定性的人格特質。

在這個世界上,“停止拖延”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最常見的行動目標之一。拖延如此流行,以至于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幽默感。關于錯過最終期限的最佳借口,也許當屬美國幽默作家多蘿西·帕克的那個。

明星“拖拉機”

當《紐約客》雜志的編輯問多蘿西為什么遲交稿子時,她以深沉而憂郁的眼神望著編輯,哀怨地解釋說:“因為有人在用我的鉛筆??!”

當然啦,這個還不是所有“拖延癥”笑話當中最無恥的,我在后邊再講給你吧。

沒有哪個職業(yè)看上去是對“拖延癥”免疫的,但是作家們似乎尤為容易拖拉。

明星“拖拉機”

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為拖延而內疚。才思敏捷的女詩人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也承認,她經常“把早上的時間耗費在拖延和憂慮上,直到下午 3點左右,才在一片焦慮和狂亂中,一頭鉆進手稿當中”。

新聞廣播員們也難逃拖延之苦,看看泰德·科佩爾 ①是怎么自嘲的:“我爸媽和老師們,以前都快被我拖到最后一分鐘的做法弄瘋了,不過現在,大家卻都為此而深深著迷?!?/p>

翻開職業(yè)大全,在列表當中的每一頁中,你都找得到拖延者的影子,從宇航員到圣公會牧師,從 X線技師到動物園飼養(yǎng)員。不幸的是,無論從事哪種工作,與他們的同行相比,拖延者們都更容易被解雇,或者只能做些兼職的活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