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10年也正好是從1980年到1990年,正好是我自己從10歲到20歲的過程,這個過程我覺得對每個人都是重要的。成長,開始懂事,開始有自己的生活,開始有自己的選擇,然后在這個過程里面,正好一個是自己成長里頭最重要的階段,我不管別人對80年代印象怎么樣,我自己覺得80年代對我來說是非常動蕩的,是非常激動的10年,為什么說它動蕩,因為很多信息,很多人和事情都非常迅速變化。比如說,縣城里的摩托原來只有郵局送信的有,鄰居幾個孩子經常站在馬路上聊天,有個比我大一點的哥哥,看著就非常羨慕,要是我能買上個摩托,那我就滿足了。然后他這個話沒說幾年,他就買上了。可能就三、四年后,說明經濟發(fā)展非常之快。比如電視機,就象《站臺》里面一樣,大家都是排隊到單位里去看,公路局啊,公安局啊,稅務局啊,畜牧局啊,只有這種機關的辦公室有,但是很快就家家戶戶都有了,你每天在街上都能看到有人在人房頂上插天線,變化非常之快,你真的能經歷一個日新月異的生活。那時思想也慢慢開始打開,我覺得在《站臺》里面有兩個角色,一個是四個年輕人成長的過程,另一個就是文
那么賈樟柯為什么選用八十年代流行歌曲的名字作為片名,是否是拍攝這部影片的理由?還是他自己在汾陽的個人體驗呢?賈樟柯認為《站臺》是自己最個人化的作品,甚至有一點自傳的色彩,“當然里面有很多細節(jié)可能跟我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因為劇中人應該都比我大十歲,但是《站臺》里很多場戲都是我成長過程中看到的。還有電影到了末尾的東西都是影響我非常大的經歷?!?/p>
的確,賈樟柯拍攝《站臺》的最初構想是拍自己成長時代的某些東西,在《站臺》這首歌中有以下的歌詞:“我的心在等待,永遠在等待……”,使用這首歌名作為電影的題名,是因為我們現在還在“等待著”。正如賈樟柯在《導演的話》所說的:“電影從1979講到1989,中國出現最巨大變化和改革的時期,這10年也是我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在中國,我們總是在國家命運利自身幸福、政治形勢和人住處境之中,互相牽連;過去10年,因為革面理想的消失、資本主義影響的來臨,很多事都變得世俗化了,我們置身其中,也體驗良多。
“《站臺》是一首搖滾歌曲,80年代中期,在中國風靡一時,內容是關于期望。我選了它作為電影的名字,以向人們單純的希望致敬。站臺,是起點也是終點,我們總是不斷地期待、尋找、邁向一個什么地方。
“人物角色的發(fā)展和環(huán)境變遷,構成《站臺》的敘述程序,在自然的生、老、病、死背后,蘊涵著生命的感傷,花總會凋零,人總有別無選擇的時候。無論如何,這部電影的主題是人,我想通過它去發(fā)掘和展現人們之中潛藏著的進步的力量。電影講述了中國人的一段共同經歷,那是我時刻懷念的一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