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英國和法國創(chuàng)造了另外一些戲劇形式。在英國,這些戲劇形式包括民謠劇(ballad opera)和傷感喜劇(sentimental comedy)。民謠劇因為約翰 蓋伊(John Gay,1685-1732)創(chuàng)作的《乞丐的歌劇》(1728)大獲成功而流行起來。18 世紀英國的傷感喜劇,與文藝復興時期的風俗喜劇類似,除了它對中產(chǎn)階級道德的宣揚和肯定。晚期形式的主要例子是由理查德·布萊斯利·謝里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1751-1816)創(chuàng)作的《情敵》(TheRivals,1775) 和《造謠學?!罚═he School for Scandal,1777)。在新興的美國戲劇里,羅耶爾·泰勒(Royall Tyler,1757-1826)寫的《對比》(TheContrast,1787),是對謝里丹感傷喜劇的模仿。
最著名的感傷喜劇的反對者是英國劇作家奧利弗·戈爾德史密斯(OliverGoldsmith,1730-1774),他寫了兩部作品:《善性之人》(The Good Natur’dMan,1786)和《屈身求愛》(She Stoops to Conquer,1773)。戈爾德史密斯提倡“歡笑戲劇”,它令觀眾因自己的古怪和荒謬開懷大笑。
18世紀晚期,一些德國劇作家反叛新古典主義理想。如狂飆突進運動(storm and stress)的領(lǐng)導者,劇作家和批評家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Gotthold Ephrain Lessing,1729-1781)。在這場運動中,戲劇家模仿莎士比亞宏闊的敘事型結(jié)構(gòu)、作品中風格的混合和舞臺上的暴力?!翱耧j突進運動”包括如約翰·沃爾夫?qū)じ璧拢↗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的《葛茲·馮·伯利欣根》(Goetz von Berlichingen,1773)和弗里德里?!は眨‵riedrichSchiller,1759-1805)的《強盜》(1782),這些作品是19世紀浪漫主義的先驅(qū)。
在18世紀中期的意大利,劇作家卡爾洛·哥爾多尼(Carlo Goldoni,1707-1793)和卡爾洛·戈奇(Carlo Gozzi,1720-1806)之間展開了一場關(guān)于即興喜劇應(yīng)當如何發(fā)展的論證,哥爾多尼希望它有更少的人工矯飾,而戈奇希望它更富于幻想和奇異色彩。
18 世紀的劇場
政府和劇場 18 世紀在一些國家,如英國、法國和德國獨立的州,政府一直試圖規(guī)范劇院。我們注意到,1737 年早些時候,英國國會頒發(fā)了演出許可證,規(guī)定在倫敦上演戲劇的區(qū)域只有德雷巷和考文園。宮務(wù)大臣負責發(fā)放演出許可。然而,機智的劇團負責人總能找到辦法瞞騙政府,突破限定。在18 世紀的法國,政府限定了可以創(chuàng)作的作品類型,并授予某個劇院壟斷的權(quán)力。法蘭西歌劇院、法蘭西喜劇院(話劇的發(fā)源地)和意大利喜劇院(即興喜劇和后來喜歌劇的發(fā)源地),是巴黎三個主要的劇場。1791 年,法國革命的領(lǐng)導人廢除了早先對戲劇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