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奮斗21天,考上公務員》在職考公的優(yōu)勢、劣勢(2)

奮斗21天,考上公務員 作者:依林小河


一般本科生畢業(yè)時年齡在22-23 歲居多,大四這年考公務員時多在21-22 歲。而在職考生,一般是工作兩三年后的往屆大學畢業(yè)生,考試時他們恰好處于24-27 歲的黃金年齡。生理學和心理學都認為,24-27 歲是人一生中各項生理指標的巔峰時期。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在職考生,往往比應屆生更容易考出好成績。從工作角度看,有了幾年工作經驗,知識面比先前會更寬廣,思維也更活躍,而各行各業(yè)總有些經驗、方法是相通的,在工作了多年之后,學習能力未必會下降,再于考前有計劃地備考,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會讓他們在筆試時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績,尤其是《申論》,在職考生更有可能答出好成績。在職考生中,有一支“精銳”力量是最具競爭力的——類似前面提到的D 同學,正在基層(包括省市機關)工作的在職公務員、選調生、大學生村官們,他們不但對“考公”政策、方法均早早地就有了解,有過切身的“考公”成功經驗,而且基層工作使他們有一定的業(yè)務基礎,較能輕車熟路地把中央精神融會貫通于日常的工作,自然也能輕車熟路地融于筆試考試中。由于他們一直都在想通過“國考”為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創(chuàng)造新的機會,早就有針對性地準備,如果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參加“國考”,其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

除了上一段提到的這些在省市縣鄉(xiāng)機關工作的在職干部仍有可能報考上級機關的公務員外,在廠礦企業(yè)工作的年輕人,如果工作順利、各方面都滿意,一般是不會輕易參與“考公”的。一旦參與“考公”,最大的障礙是復習時間——在職考生都要面對的問題。

從報考到筆試一般近一個月時間,從筆試到面試又要一兩個月時間,面試后還有體檢、政審等等,而等到正式錄用發(fā)調函,一般都要等到當年7 月份。7 月份這個時候是各個大學畢業(yè)生辦理離校手續(xù)的時間,機關的調令、學校的派遣證也多在這個時候發(fā)放。對那些早就畢業(yè)現已工作的在職考生來說,即使考中了某機關,也要等到這個時候統(tǒng)一辦理調動手續(xù)。從報考到錄用,大半年時間才有最終結果。

戰(zhàn)線拖得這么長,在職考生往往要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一方面,從你網上報考那一刻起,企業(yè)就認為你有離職意圖,對于以績效利潤來考核業(yè)績、核發(fā)工資的企業(yè)(尤其是規(guī)模較小、每人各挑一攤業(yè)務的私企)來說,想考公務員的員工不是好員工。無論你后面筆試、面試等表現如何,老板之所以還沒有和你解除工作關系,可能主要是因為雙方之前簽有勞動合同。這段時間你要謹小慎微,盡量不要惹公司老板不開心,不要跟同事把關系搞砸,多給自己留后路。如果考中了,這對你政審階段有幫助;如果考不中,你還能在這里繼續(xù)做下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