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直覺上講,在這兩個系統(tǒng)中,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更像有抗癌可能性。由于深受癌癥折磨時,患者似乎并沒有產(chǎn)生先天免疫系統(tǒng)應答,也許抗體是通過后天訂制的方式抵抗癌癥的??赡?,我們的身體也可以通過接受“訓練”,學會抵抗癌癥,就像我們用疫苗讓身體學會抵抗病毒一樣。
2010年春天,美國FDA批準了普羅文奇(Provenge)的制售申請。普羅文奇是樹突時代公司(Dendreon Corp.)研發(fā)的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疫苗。它被譽為首個獲批的癌癥治療疫苗,盡管這種藥物本身主要是由病人自己的細胞組成的,普羅文奇還是為它的研發(fā)者賺了上百萬美金。為了生產(chǎn)這種藥劑,公司需要從病人的血液中獲取免疫細胞,然后讓這些免疫細胞接觸在前列腺癌細胞中發(fā)現(xiàn)的一種蛋白質(zhì),這種蛋白會刺激產(chǎn)生免疫應答。然后,公司再將這些帶著前列腺癌“通緝令”的細胞重新注射到病人體內(nèi)。免疫細胞會鎖定已經(jīng)擴散到全身的前列腺癌細胞。由于它們只會專一的攻擊癌細胞,普羅文奇這種藥物不會影響到健康細胞,能對化療常見的可怕副作用有所限制。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普羅文奇能夠幫助患者延長4個多月的生命。
對施朗登和金特里來說,4個月的生命是不夠的。而且,他們認為,利用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抵抗癌癥的其他研究結果顯示出這一方法的局限性。他們相信,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可能有點“太聰明”了,以至于,跟先天免疫系統(tǒng)那種蠻力方式相比,精妙的機制使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更容易“被騙”。這兩個人引用的幾個研究結果表明,癌癥可能會通過讓本該是“攻擊者”的免疫細胞相信癌細胞其實是“自己人”,從而讓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失效。所以,他們決定把抗癌研究集中在機體天生的免疫應答中。也許,免疫系統(tǒng)中更為原始的部分更有希望來產(chǎn)生有效的治愈方案。
由于施朗登有視頻證據(jù),他說自己又獲得了一小筆投資,這些投資足夠讓他們把實驗室從廚房里搬到車庫中。
搬過去之后,施朗登用剛剛拿到的投資資金購置了最好的實驗室機器,并充分利用這些機器。他進行了更多最早在廚房桌面上跟金特里一起進行的實驗。他拍攝了更多粒細胞——先天免疫系統(tǒng)中任勞任怨的苦力——痛扁各種癌細胞的視頻,這些癌細胞中也包括他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