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好像是五歲那年的冬天,我媽給我和姐姐各做了一身一模一樣的新衣裳,熬到大年初一可以穿了,到了中午吃飯——過年有好吃的菜,我卻不好好吃,老把手放在桌下不知道在干什么。我媽看在眼里,有點不高興,結(jié)果看明白后,大家都笑噴了,原來我一直使勁在那捋褲子上的縫,想讓它看起來挺括一點。因為我們那會兒是吃大飯,鄰居什么的都在一起吃,我早晨跟小朋友吹噓過我今天穿的是不會皺的滌卡布做的褲子,可是實際上是卡其布的,所以玩了一上午已經(jīng)皺了,我覺得特別丟人,就一個勁兒在那兒捋。
于是大家都笑,說這個丫頭,還沒上學(xué)呢,怎么就這么愛美啊,在那種很差的條件里還要尋找一切關(guān)于“愛美”的因子,并因此覺得快樂豐足?,F(xiàn)在想想,真是又好笑,又欷歔。
后來才慢慢懂得,我媽那種“愛美”,是因為根上對自己的“在意”和“自持”,或許,這也是讓自己力求變得更好的動力之一。
愛美是一件對女人來說,應(yīng)該貫穿始終的事。不是要天天都換新鮮的花枝招展著,要時刻盛裝倒持著,而是一種對待自己的矜持和對待別人的禮節(jié)。我媽那時就算出門五分鐘,去小店打個醬油,也絕不會胡亂的就出門,一定穿仔細(xì)了,頭梳好了才出門,要端正?!澳阕约簩ψ约憾茧S隨便便的,別人對你的態(tài)度也就是隨隨便便的”,這是她教給我最寶貴的事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