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讓孩子吃苦應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美國馬里蘭州的溫頓小學,曾經(jīng)在全體學生中組織了一次為期三天的“要飯”活動,全校學生自愿報名參加。
這次“要飯”活動由少數(shù)學生擔任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負責分發(fā)食品;而其他大多數(shù)學生則扮演乞丐、流浪漢或窮人。在這三天內,孩子們不能在家吃零食,而是在饑餓的狀態(tài)下,各就各位扮演各自的角色,逼真地體驗生活。盡管這種生活體驗的形式十分活潑,但所有孩子們的神情卻相當嚴肅,因為他們都鄭重其事地把它看作是一次十分寶貴的體驗,而并非一場鬧著玩的游戲。
到了吃飯的時間,只見“工作人員”仔細地把飯菜分發(fā)給每個“無家可歸者”, “要飯者”一得到飯食便席地而坐,大嚼起來。再看這些“要飯者”討要來的飯菜明顯地分量不夠,面包制作得十分粗糙。至于菜,也只是白水加鹽煮的白菜葉或土豆塊,零星看到的幾片肉,還是美國人普遍不入口的肥豬肉。
在這些“小乞丐”們狼吞虎咽地用餐的時候,有一名教師在一旁不斷地提醒:在一百多年前,美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和乞丐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要比今天高出一倍還要多;即便是今日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利堅合眾國,仍然有至少100萬的無家可歸者;至于在全球,至少還有兩億人靠乞討為生。這位教師強調說:“這兩億乞討者所能得到的飯菜,比你們現(xiàn)在所吃的還要差。”教師的話引起了“小乞丐”們的深深思考。
長達三天的“要飯”日子非常不好過:有的孩子出現(xiàn)頭暈、乏力的癥狀;有的感覺到注意力難以集中,還有的說“十分想念”家里“豐盛可口”的飯菜……而所有的孩子都說終于體會到了究竟什么是“饑餓”的滋味。
有人會問:這些平時吃香喝辣的美國孩子,可能對這種“自討苦吃”的事很反感吧?事實恰恰相反,絕大多數(shù)孩子積極踴躍地報名扮演“無家可歸者”,而不愿擔任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后來那些“工作人員”不得不由老師“硬性”指派某些學生擔當。這足以說明“品嘗饑餓的滋味”是大多數(shù)孩子自發(fā)的行為。
這在我們中國家長看來簡直是胡鬧,我們寧愿自己少吃點兒也要讓孩子吃飽喝足,吃了五谷、蔬菜、蛋、肉、奶還不夠,還要給孩子進補一些補腦、補鈣的保健品,以至于出現(xiàn)了不少營養(yǎng)過剩的“小胖墩”。也許很多家長明知道讓孩子吃點“憶苦飯”、挨幾天餓是一件好事,但就是怕“餓壞了孩子”,所以狠不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