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舍得用,孩子成大器》改變自己,幫助孩子樹立自信(1)

舍得用,孩子成大器 作者:楊學強


5.改變自己,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對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管呢?不好好學習、品德不好要管。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勞的事情、經(jīng)風雨見世面的事情,都要放心讓孩子去干。

——劉少奇

袁睿是個男孩子,今年12歲了,馬上就要升入初中,可令人不解的是他非常害羞,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怕見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會顯得局促不安,說話總低著頭,聲音小,愛臉紅,每次家里來了客人他都躲在自己的屋子里不出來。一次,父母下班比平時晚了,天氣很寒冷,袁睿忘記帶鑰匙了,鄰居張大媽看見了,就讓袁睿到自己家里暖和一下,坐著等爸爸媽媽回來,可是他堅決不去,一直在樓道里等了一個多小時。

他的爸爸媽媽為此很發(fā)愁,這樣的孩子將來怎樣走上社會呀?

其實和袁睿一樣的孩子有很多,他們的害羞膽怯一方面是天性使然,如性格內(nèi)向等;另一方面是后天成長中的種種因素導(dǎo)致的,其中自信心缺乏就是最常見的一個因素。

孩子缺乏自信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有密切的關(guān)系。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愛提問、愛模仿、愛做游戲,喜歡爭著做事,并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并常常表現(xiàn)出頑皮、不聽話等傾向,而這是孩子自主性發(fā)展的表現(xiàn)。父母如果總是管制孩子,其結(jié)果就會壓抑孩子自主性的發(fā)展,使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形成膽怯心理,進而害羞、不自信。

所以在孩子幼兒時期,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做些簡單的事情,如自己穿衣,自己洗手洗臉,整理玩具、圖書等。孩子做得好的,要給予肯定、表揚,做得不太好的地方,除告訴他們應(yīng)該怎么做外,還應(yīng)該鼓勵他們下次做好,這樣才能增強孩子自主發(fā)展的積極性。

如果孩子已經(jīng)像袁睿一樣有了很嚴重的害羞表現(xiàn)時,父母也不要急,不要把問題嚴重化。

如果孩子執(zhí)意不愿意和別人打招呼,父母也不要逼迫孩子,這樣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更不要經(jīng)常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害羞,這樣沒禮貌”,“你看某某小朋友多好,多有禮貌,你為什么不是這樣?你真不乖”。如果父母長期將“害羞”這個詞定格在孩子身上,就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孩子會認為自己就是害羞的人,他會更加封閉自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