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畢達里的家族早在百年前就沒落成普通的百姓,他沒有機會讀書識字、學習中原文化,也就沒有能力像蕭圖南、烏野、孫闊海那樣叫一個好聽的漢名。他只能采用這樣的組合名字,姓胡,叫畢達里。
胡畢達里帶著余下的隊伍去西南方等候,從王爺失蹤的地點開始,他們就是這么一片草地一片草地地仔細蹚過來的,每天都先以大部隊坐鎮(zhèn)戒備,以大部隊為方圓,游騎四面開花地尋找,找完規(guī)定的路程以后,再和大部隊會合,然后再移向下一個草場。
這種搜索方式是為了適應(yīng)草原特點發(fā)明出來的一種搜索方法,草原廣袤無邊,整個四面八方一片坦途,根本沒有中原土地上所謂的道路,或者可以說處處都是道路。想在大草原上找到一個人,簡直是難如登天。
即便你找到了,搜索隊是能順原路及時返回,找到自己的大營,還是運氣不好被敵人全殲以致消息無法送回,誰也保證不了。所以必須要像這樣逐層遞進地分布開,先按各個方向分成幾隊,然后每一隊中每一個人再逐漸騎馬向前趕出一定的距離,以大本營為中心,鋪成一張蜘蛛網(wǎng)的樣子。這樣做就可以將找到的線索最快傳遞到中間,不用擔心迷路,也不用擔心遇上敵人。
人馬已經(jīng)被分成了兩班,晝夜不停地搜尋,夜里的一網(wǎng)已經(jīng)收回,就要輪到白天的一網(wǎng)撒出去了。
胡畢達里領(lǐng)著的大部隊雖然不用奔波找人,但由于他們幾百個人中只有五十多匹馬,并且還都是挑最不好的馬匹留下,好點的馬都給了尋找王爺?shù)挠悟T隊伍,加上這些人也都是替換下來的已經(jīng)勞累不堪的人,所以一天百里的路程也并不輕松。
高天之上,總有鷹鳴在他們頭上徘徊。在西瞻文化中,鷹是帶來上天消息的神鳥,平常遇到鷹并不是好事。鷹飛九天,一般情況下很難見到,可不知為什么,西瞻士兵們這幾天總能聽見鷹鳴。這群人多日來找不到蕭圖南,已經(jīng)精神沮喪,被鷹叫得更是心中惶惶。
“怕什么?我們還有馴鷹呢!比普通鷹可大得多,那才叫天空之王!”一個士兵望天呸了一口,隨即又遺憾地搖頭,“可惜馴鷹人死了,不能叫下來給我們探探路!”
另一個道:“明明知道我們的鷹就在天上飛,偏偏叫不下來!不就是一聲口哨,要不我們吹個試試?”
先前那個好笑地看著他,“你敢試你就試試,只要錯了一點兒,說不定鷹就下來啄你啦!”
想吹口哨的人嚇得一縮頭,趕緊閉上了嘴。
胡畢達里也嘆了口氣,馴鷹可不是什么人都行的,不論是馴鷹的技能,還是鷹,都是祖輩傳下來的,根本不是外人可以駕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