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為什么害怕當眾講話?
講話似乎誰都會,對于成年人來說,已經(jīng)講了幾十年,似乎并不是多大的問題,可是當眾講話卻令許多經(jīng)理人傷腦筋。
據(jù)某些心理學家的意見,這個世界上,怕當眾講話的人,多過怕死的人。為什么呢?按照我的理解,如果一個當眾講話出了丑的話,他還得活著,那是一件多么丟人的事啊;而人死了,就一了百了,無所謂的。這就是因為我們所說的:“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
大家要記住一個事實:世界上沒有一點都不膽怯、恐懼和害羞的人。恐懼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持續(xù)的時間長短不同而已。
1、日常交流與正式講話的區(qū)別
跟同事、朋友和家長在一起聊天,話題部是源源不斷。但是,為什么一到正式場合,就變得頭腦空白,說不出話來呢?
國外有位學者專門研究過聊天與正式場合談話的各自特征,在此我列舉出來,不僅有助于我們認清區(qū)別,也有助于我們消除緊張、恐懼心理。
(1)聊天的特征
日常生活與工作當中的講話與聊天,尤其是閑聊,都是輕松的話題,讓人感到放松,沒有約束,也不需要擔心,基本特征如下:
1)你處于較主動狀態(tài),也就是,你有話就說,沒話就可以不說;
2)聊天的主題未必連貫;
3)話題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都是隨意的,沒人強求;
4)大家可以說各自喜歡與熟悉的話題;
5)不必注意自己的語法是否不當;
6)語法錯誤也是可以的;
7)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來交流;
8)可以沒有條理,只要大家把意思理解就行;
9)可以沒有邏輯性,過一會兒再說起剛才說過的話題;
10)用隱語、符號或身體語言來表達也可以;
11)適當?shù)拇衷捇虿欢Y貌的語言,只要對方關系特殊,也可以接受;
12)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記錄你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