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逃亡過程中,伊嗣侯并沒有放棄尋求援軍,目標是東方的唐王朝。647年,伊嗣侯遣使來唐朝貢,請求唐太宗發(fā)兵援助。但是唐太宗以路途遙遠為由,并沒有出兵幫助伊嗣侯。
651年,伊嗣侯在木鹿的一個磨坊中,被他的下屬勾結西突厥人殺害,薩珊波斯至此宣告滅亡。
就在滅亡薩珊波斯的同一年,阿拉伯帝國遣使唐朝,這顯然是為了告知唐朝,阿拉伯人已經(jīng)征服了波斯帝國,從此唐朝在中亞地區(qū)迎來了一個新的鄰居。阿拉伯人從阿拉伯半島的沙漠中走出后,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滅亡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這是拜占庭帝國夢想多年卻無法實現(xiàn)的事情。唐王朝也因此難以對阿拉伯人的軍事實力作出比較準確的估計,因此才慎重地停下了西進的步伐。
在唐高宗時代,伊嗣侯之子卑路斯逃亡到吐火羅地區(qū),遣使向唐高宗求救。像唐太宗一樣,唐高宗也采取了比較審慎的態(tài)度,以路途遙遠為理由拒絕救助。在661年,唐高宗曾任命卑路斯為都督,統(tǒng)轄錫斯坦地區(qū)(今阿富汗南部)。次年,卑路斯又被立為波斯王。但是因為阿拉伯人的打擊,卑路斯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在中亞地區(qū)立足,最終在674年到唐朝的首都長安居住,被封為右威武將軍。678年,卑路斯之子泥涅師被立為波斯王,并由唐朝官員護送返回伊朗建立政權,但也只是茍延殘喘了20余年。
656年,阿里繼奧斯曼之后成為第四任哈里發(fā),阿拉伯人內部爆發(fā)了穆阿維葉和阿里爭奪哈里發(fā)的戰(zhàn)爭。在阿里遇刺后,穆阿維葉成為哈里發(fā),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了伍麥葉王朝(661—750年),從此,哈里發(fā)改為世襲。
艾布?阿拔斯利用在呼羅珊地區(qū)有很大影響力的釋奴艾布?穆斯林,聯(lián)合什葉派,推翻了伍麥葉王朝的統(tǒng)治,于750年建立了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伍麥葉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統(tǒng)治者都是阿拉伯人,因此被歷史學家稱為阿拉伯帝國。
四大哈里發(fā)時代、伍麥葉王朝的早期、阿拔斯王朝的早期,阿拉伯人進行了三次大規(guī)模對外擴張,使阿拉伯帝國的疆域西起大西洋沿岸的安達盧西亞,包括北非、西亞,向東達到中亞和印度次大陸的西北部。
在穆阿維葉執(zhí)政以后,不僅斷絕了和唐朝的遣使,而且制定了向外擴張政策,開始以烏滸水為基地,進犯唐朝在烏滸水對面的羈縻府州。也是在此時期,吐蕃勢力開始介入本來就紛繁復雜的中亞地區(qū)。661年,吐蕃攻占了唐朝的鳥飛州都督府,這是安西四鎮(zhèn)和吐火羅通道的扼要之地,這使得唐朝無法派兵去蔥嶺以西,支援受阿拉伯帝國進犯的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