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
香港把午膳稱為“食點心”,雖然內容有很大差異,但韓國的午飯也稱為發(fā)音接近的“點心”。[1]香港人“飲茶”就像平時吃午餐,換言之,香港人吃一頓正式午餐,便是相互敬茶用餐。香港人或其他中國人吃飯時一直喝熱茶,而韓國人吃飯時不喝茶,以熱湯代之,吃完飯后反而喝涼水。這是因為,韓國的飲食比中國的飲食清淡,蔬菜較多,很少用油鍋炒菜,主要采用水煮的烹調方式。即使吃較油膩的肉時,韓國人也習慣于伴吃生菜等多種蔬菜。
在中國大陸或香港的中餐飯館里,大多使用圓形飯桌。全家人或親朋好友一起圍坐在圓桌周圍,相互敬茶用餐的情形比較普遍。用餐時相互敬茶的傳統(tǒng),確實令人羨慕。雖然也可以通過向對方敬酒表示彼此親近,但因為是酒,難免有一些制約。無論如何,我在香港懂得一個道理,喝茶并不需要固守某種形式。
炒糕
韓國的面粉沒有中國那么多,這是由于氣候的原因,韓國自古以來很少種植麥子,所以面食文化不太發(fā)達。韓國最具代表性的面食“冷面”,其材料不是小麥而是蕎麥。過去,用小麥粉做成的白面條,是只有在婚宴上才能吃到的特別飲食。因此,在韓國“何時能吃面條?(何時能用面條招待我們?)”這句話,是“何時結婚?”的替代語。當然,韓國人現在已經不再用小麥粉面條招待參加婚禮的來賓?,F在面粉資源豐富,面食已經太普通了,顯不出珍貴。
過去,由于小麥太珍貴,韓國比較盛行用大米做米糕?,F在一到節(jié)日或婚慶之日,也會做出多種米糕與親朋好友分享。用米糕做成的最典型食物是“Top-Po-Ki”(炒年糕)。韓國的炒糕是拌有辣椒醬調料的非常辣的菜肴。我曾問一些在韓國學習韓語一個月以上的香港學生“韓國飲食中什么最好吃?”,許多學生意外地回答是“辣炒糕”。其實,這些學生出國學習之前,連韓國泡菜也嫌太辣而不喜歡吃。不久前,為了實現韓國飲食世界化,韓國甚至成立了“炒糕研究所”,希望開發(fā)適合外國人口味的各種炒糕??傊?,韓國人對炒年糕情有獨鐘。
[1]在本書《外來語和固有語》一文中,對此解釋得更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