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居住在德國的時候,五月一日不僅是勞動節(jié),而且也是男人日,許多德國的男人會在這一天聚會,喝啤酒,度過沒有女人(老婆)在旁邊嘮叨的一天。小K和爸爸就會學(xué)德國男人,去附近的小啤酒花園喝啤酒,想要來個不醉不歸,不過當(dāng)時小K當(dāng)然還不到能喝酒的年齡,所以他喝的是果汁。兩個人偶爾“勉為其難”地讓我加入。
在我們家,媽媽是人文的,爸爸是科學(xué)的;媽媽是負(fù)責(zé)教中文的,爸爸是負(fù)責(zé)教英文和科學(xué)的,相輔相成。爸爸和媽媽看待事情的角度,經(jīng)常會全然不同。
而且孩子必須充分學(xué)會認(rèn)識家庭成員,將來對于他自己的家庭生活才有完整的概念,一個家必須靠父母和孩子一起維持,其中一個缺席,就有不完整的遺憾,不僅僅是男主外、女主內(nèi)(或反之),媽媽和孩子去玩、爸爸不出席,長久下來,家庭的緊密度,會在無形中漸漸流失,所以爸爸若是長期缺席,會讓孩子感覺失去平衡。即使是單親家庭,無法一同出游,爸爸最好還是找時間與孩子相處。
爸爸若只扮演著賺錢的角色,自然失去許多與孩子共處的樂趣,孩子大了,這些時光也絕不可能再重來。錢賺到了,但失去了與孩子可以共同營造和分享的世界。
知名作家游干桂在《演活自己,就是頂尖》中曾寫道:“……收入不是幸福的關(guān)鍵,消費(fèi)才是。一心只求收入的人,根本沒有時間去經(jīng)營美妙人生……”除了收入、工作,爸爸也應(yīng)該有點放假的樂趣,所以小K爸把每年全家一起去度假,當(dāng)成是自己辛苦工作的回饋禮物。
很慶幸的,從小K嬰兒時期開始,我們家的小K爸,百分之九十九的旅行他都陪同,小小的百分之一,因為工作實在無法分身,才會偶爾缺席。小K還小的時候,小K爸利用淡季,每年請一次長假,陪我們?nèi)ヂ眯小.?dāng)時小K還在幼幼班,這么小的孩子偶爾請假出去旅行,無傷大雅,老師也不太會有意見。等到小K漸漸長大,變成非得寒暑假才能出門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有比較不一樣的、天數(shù)較多的計劃。
“這次旅行你們自己去好不好?爸爸那幾天可能要出差?!比绻爸提出這樣的問題,小K總是會這樣回答:“那就改時間好了,因為爸爸不去的話,只有我和媽媽兩個人去,有點無聊,不好玩。”
因此,我們每年必須擠出三個人都可以配合的時間,一起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