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憐?因為那是將心比心,那是兩個人感知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奈,因為脆弱和無奈,所以兩個生命,要在一起相互依偎,相互取暖。
是的,生命可以驕傲,但走過了人間無數的冷暖,走過了人生的風霜雨雪后,有一天我們終會發(fā)現,生命只是時間長河中的一瞬,生命原本就如夏花一般短暫,如落葉一般凋零,如琴弦一般脆弱。
這不是悲觀主義,而是總有一天,我們會從內心發(fā)出的對生命深深的感嘆。
在時尚界工作了許多年,身邊充斥著無數驕傲的自命不凡的人。這常常讓我發(fā)現一個有趣的二元逆反定律:那些無論從學識、才華、物質、外表、思想,都堪稱優(yōu)秀的才子才女們,他們的感情卻如玻璃器皿一般脆弱。他們比任何人都渴望真愛,他們比任何人都孤獨,更找不到真愛;反倒是許多所謂的“煙火夫妻”,他們在艱難的生活中相守,相愛,他們的感情卻更加穩(wěn)固,他們更能一生從青發(fā)走到白發(fā),從朝霞走到夕陽。
為什么?我想那些時尚的才女才子們,他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太驕傲了,因為驕傲,所以自我;因為自我,他們很難去體會另一顆心的酸甜苦辣,所以,他們只能體會更深的寂寞。
人,原本是不應該那么驕傲的,特別在感情上。
我們可以改造自然,可以讓衛(wèi)星上天,可以發(fā)明越來越先進的科技產品,我們的生活一日千里,每天都眼花繚亂,所以我們越認識不到生命的本質。我們以為,人是永遠可以這樣驕傲的,只要想要,我們有什么不可以得到?
然而人是這樣一種奇怪的動物:當他一旦認為自己足夠強大時,便很難在心里產生需要別人的感覺了。他開始變得驕傲,變得不愿意妥協(xié),不愿意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只是照顧自己的感受——這恰恰是愛情的大忌。
許多經受命運折磨的人都有共同的感受:滄桑過后,更懂得兩顆心在一起相守的珍貴。所以,我需要對方,我要珍惜和對方在一起的日子。在《我們仨》中,楊繹和錢鐘書的真情讓人常常感動得流淚,因為在動蕩的命運中,人會因為最天然的互相同情和需要而緊緊地相依在一起。
幾年前,采訪過一位成功的企業(yè)家,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裁,身家上億。這些財富是他和已經離去的妻子白手起家,一點一滴打拼出來的。他還記得在那些冰天雪地的夜里,他和妻子為了節(jié)省幾元錢的路費,寧愿攙扶著走夜路的情景。那時,物質生活是艱苦的,但他們的精神卻是快樂的,他愛他的妻子,他的妻子也愛他,他們深深相愛,彼此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