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鮮:我們第一次戰(zhàn)敗》第5章(2)

朝鮮:我們第一次戰(zhàn)敗 作者:(美)貝文·亞歷山大


韓國第一師在開城周圍的部署對于承受北朝鮮第一師和第六師以及四十輛坦克的進攻來說是很糟糕的。它直接沿平壤至首爾的主要公路和鐵路線部署兵力。在進攻之前,美國顧問和韓國的軍官就已決定,第一師唯一可守住的防線是開城南面和東面的臨津江。但是在進攻的當日早上,該師的兩個團(第十二團和第十三團)卻從開城以西15空里的永安分散部署到距開城以東15空里之遙的高浪浦,而其第三個團(第十一團)仍在首爾以北留做后備部隊來用。

北朝鮮人以坦克做先導,沿公路和鐵路向開城挺進,他們打垮了第十二團,該團的殘部向東南方向臨津江邊的汶山逃去。第一師師長白善燁上校急忙把留做后備隊用的第十一團派往汶山,從左翼掩護高浪浦的第十三團,并保護臨津江公路大橋,直到第十二團的幸存者逃過江之后,再把橋毀掉。但是,北朝鮮人緊跟在第十二團殘部后面窮追不舍,只有兩個連逃脫追擊,大橋卻完好地落到了北朝鮮人的手中。

第十三團的一些南朝鮮人意識到北朝鮮的坦克是一種決定性武器,便試圖將高爆彈、炸藥包或爆破筒投擲到坦克下面。他們倒也摧毀或擊傷了幾輛坦克,但大部分自告奮勇的南朝鮮人都在行動過程中被打死,于是,此種日本空軍敢死隊式的攻擊很快就停止了。即便是這樣,第一師仍在其陣地上堅守了三天,直到不久之后在議政府走廊發(fā)生的潰敗才迫使它撤離,以免遭到敵人的包圍。

議政府走廊是朝鮮鐵原和首爾之間山嶺中的一道幾乎是南北走向的隘口(即所謂的東豆川路)。另一條東北至西南走向的低地走廊(即所謂的抱川路)在議政府處跟這條走廊相會。北朝鮮人派遣了一個兵員為一點一萬人的師,在四十輛坦克的援助下沿著這兩條走廊向前挺進。阻擋兩個北朝鮮師(第三師和第四師)的是韓國的第七師,有兵員九千七百人,其中一個團駐扎在三八線上,另一個團部署在兩條走廊上。第七師是所有南朝鮮部隊中遭受打擊最嚴重的隊伍,不僅蒙受了八十輛T34坦克的攻擊,而且遭到了二十四門蘇制SU-76型自行平射火炮的打擊,該種火炮可以發(fā)射76毫米的高速炮彈。北朝鮮人在兩條走廊上都取得了穩(wěn)步進展。

到6月25日上午9點30分,首爾的韓國最高指揮部已判定,北朝鮮的攻擊不是一次常見的“大米襲擊”,而是一場真正的進攻。議政府走廊必須要保住,否則首爾就會門戶敞開,被敵人占領(lǐng)。韓國最高指揮部立即命令分散在南朝鮮內(nèi)地的各師部隊開往前線。駐扎在大田(距議政府以南大約225公里)的第二師(八千人)是第一支開拔的隊伍,其部隊于下午2點30分離開了駐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