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監(jiān)獄長手記》黑血(1)

監(jiān)獄長手記 作者:韓先緒


黑血

她又看見了茶幾上閃著寒光的刮胡刀片。她把刀片拿過來,從盆架上拿來搪瓷臉盆,又發(fā)瘋般用那鋒利的刀片割開他左右手的動脈血管,血像兩條小溪汩汩地流進盆中。

朦朧的燈影下,她看到那汩汩流淌的血,是黑血……

1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p>

藍蘭知道這句十分殘酷的話,雖然缺少點辯證的法則,但在當今社會帶有普遍性。

婚姻可以把濃濃的情愛變得平淡,把平淡的變得渾濁,把渾濁的變成殘酷,這是婚姻演變中不爭的事實。改革開放后的中國,涌現(xiàn)出一批社會語言佐證這一觀點:什么“卡上的工資基本不用,自家的老婆基本不動,煙酒基本靠送”,什么“家外彩旗飄飄,家內(nèi)紅旗不倒”……這些語言出于何人之口,難以考證。愛情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讓人難以理解,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式的愛情已不復存在。偉大的愛情已經(jīng)被金錢沖擊得七零八落、支離破碎,愛情的低廉和脆弱猶如朝露,經(jīng)不起金錢照射。

藍蘭的悲劇,正是由婚姻的卑賤而引起的。

藍蘭出生在市郊的一所大型煤礦家屬院,這個煤礦有個美好的名字——沙拉礦。藍蘭的父親是這個礦的井下瓦檢工,母親操持家務,她是家中的獨生女,從小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

這里的煤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烏金,是我們這個“喀斯特王國”特有的資源。貴州有“江南煤都”之稱,應該說,在這片十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處處都有煤的存在。許多煤礦都遠離市區(qū),沙拉礦離省會城市才二十來公里,這是少有的。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決定了這里的礦工的生活條件、醫(yī)療條件、教育條件都優(yōu)越于其他邊遠的煤礦。

藍蘭是家中的獨生女,雖然家中只靠父親的工資為生,但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煤礦工人的待遇還算是高的,除了基本工資,下井還有補助,加之藍蘭的父親是瓦檢工,既是煤礦安全的信號員,又是煤礦的高危工種,待遇自然要高于其他工種。出生于這樣一個經(jīng)濟收入較寬裕的家庭,父母愛之有加,藍蘭到讀書的年齡,父母便把她送到了礦工子弟學校讀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