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革命黨繼鄂而起 義軍首領殞命內(nèi)訌 立憲派譚延闿督政湖南
兩湖反清運動實為一體,武昌起義策動者中湘籍人士不在少數(shù)。鄂新軍發(fā)難后,長沙共進會會員焦達峰和陳作新起而響應。十月二十二日,焦、陳等以放火為號,率士兵從小吳門蜂擁入城,直沖撫臺衙門。湖南巡撫余誠格三步并作兩步,跑出大門對迎面而至的新軍作揖表態(tài):“諸位革命,兄弟雙手贊成!”隨后便在亂中化裝溜之大吉。舊軍統(tǒng)帥黃忠浩可沒那么幸運,新軍士兵平日就對他恨之入骨,不待說話就被起義者連拖帶拽弄到小吳門給殺了。湖南宣布獨立,焦達峰、陳作新被推舉為軍政府正、副都督。湖南立憲派人士成立了參議院,咨議局議長譚延闿兼任議長,規(guī)定軍政府都督的命令只有經(jīng)參議院蓋印方可生效,焦都督被“空殼化”了。同盟會代表譚人鳳二十六日抵達長沙,不允許都督大權旁落,提出取消參議院。擁護和反對者爭論激烈,譚延闿為此去職。焦達峰、陳作新原本資歷薄淺,再加年少氣盛,招致眾多居功將領和當?shù)厥考澆粷M。三十一日,部分覬覦軍政府首長大位的軍官發(fā)動兵變,進攻都督府。焦達峰佩刀出場,準備對話,不料剛站定便被射殺。差不多同時,聞訊前來鎮(zhèn)壓的陳作新也在途中被叛軍殺害。湖南省獨立僅一周有余,起義兩領袖便于內(nèi)訌中喪命,最后各方推舉譚延闿出任湖南軍政府都督。
【宋教仁“革命三策”武昌實踐 同盟會取中策獲成功】 鄂軍武昌義舉是宋教仁所謂“革命三策”之試驗場。一九一○年,宋氏提出針對清廷革命三原則:“革命宜居中而不宜偏遠,革命時期宜縮短而不宜延長,戰(zhàn)爭地域宜狹小而不宜擴大?!比瓌t具體化即:以攻占北京為目標的中央突破為上策;在長江流域各省發(fā)動同步起事,而后成立革命政府展開北伐,是為中策;據(jù)邊地以圖日后進取為下策。此乃宋氏“革命三策”。鑒于上策操作難度大而下策實踐證明行不通,唯取中策也。宋氏意見獲得黃興、譚人鳳、李肇甫、趙聲等支持,遂于一九一一年春在日本東京召開同盟會十一省分會會長聯(lián)席會議,決定七月在上海成立宋教仁、譚人鳳、陳其美領導的“同盟會中部總部”,目標鎖定于湘鄂兩省,伺機尋找實踐“革命中策”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