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問道:尋訪武林》江湖逸聞錄(29)

問道:尋訪武林 作者:張劍峰


抗戰(zhàn)教頭

1938年10月下旬,廣州、佛山相繼淪陷落入侵華日軍手中。佛山精武體育會的會館被日軍占據(jù)用作指揮部,愛國武林人士紛紛離開佛山。當時葉問任南??h警察局偵緝隊長,不愿留下為敵偽政府效力,亦隨著南海縣國民黨政府官署撤退到九江縣(現(xiàn)佛山市南海區(qū)九江鎮(zhèn))西岸。

當時廣東省第一區(qū)抗日游擊縱隊司令李福林,是辛亥革命時期著名的廣東福軍領袖,也是1919年廣東精武體育會的發(fā)起人。他對武林人士十分敬重,命令游擊縱隊特務大隊的大隊長胡家輯物色功夫高手訓煉隊伍。胡家輯是南??h人,肄業(yè)于國民革命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參加過北伐戰(zhàn)爭。胡大隊長馬上想到同鄉(xiāng)好友葉問,便邀請葉問擔任技擊總教官。葉問欣然應允,立即走馬上任,以詠春拳日夜訓煉游擊戰(zhàn)士。經(jīng)葉問盡心訓煉的戰(zhàn)士,多次擔任奇襲破壞、潛伏滲透等特殊任務,屢建戰(zhàn)功,殲敵無數(shù)。這支抗日縱隊的游擊特工隊,活躍于粵中、粵西南以及廣西梧州等地。香港淪陷后,詠春戰(zhàn)士又以船運公司職員、水手的身份在西江水路(時稱“秘密通道”)配合共產(chǎn)黨抗日游擊隊護送從香港、澳門撤退的愛國文化名人,如夏衍(著名劇作家、時任《救亡日報》總編,后為新中國文化部副部長)、金仲華(時任《星島日報》主編、后為新中國上海副市長)、范長江(時任《大公報》戰(zhàn)地記者、后為新中國《人民日報》社長)等,經(jīng)九江、鶴山、肇慶、梧州前往桂林以及重慶等大后方。又護送海外華僑及外國友人捐贈的抗日物資到國統(tǒng)區(qū)和游擊區(qū),立下赫赫戰(zhàn)功。(部分采編自《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英雄人物史料》)

香江俠隱

葉問晚年在香港,除了教授詠春功夫,生活一如傳統(tǒng)的廣東人,喜歡飲茶,有時候打打麻將,十分閑適。

葉問生平有五不喜,一不喜穿西裝?,F(xiàn)存的照片里面葉問都是身著長袍短打的舊式唐裝,唯一穿西裝打領帶的照片是在他的香港回鄉(xiāng)證上。二不喜直指人非。即便私下評論亦以諧趣口吻,從不刻薄。三不喜教人腳法。詠春拳腳法犀利,隨便傳授腳法容易造成他人傷害,唯有德之人方可教之。四不喜收女弟子。不喜歡不等于無,葉問在香港還是收了有限幾個女弟子的,不過這些女弟子后來并無太多事跡及傳人。五不喜照相:葉問性格低調(diào),恐在港報曝光過多會牽連家眷。及至元配夫人去世,兒女相繼來港后,才漸漸多了照片。

葉問于1972年12月1日病逝于香港九龍通菜街家中,享壽七十九歲。(綜合取材采編于佛山祖廟博物館葉問堂館藏資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