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是“顆粒物質”的縮寫,我們常聽說的有兩種:PM10和PM2.5。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就是PM2.5。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中,PM2.5的主要來源就是工業(yè)生產(chǎn)、汽車尾氣,以及日常發(fā)電的廢氣等。這種東西的可怕之處在于它含有大量的重金屬等有毒物質,人體一旦吸入就很難再排出體外。
這些年來,貝志城一直在做環(huán)保研究,他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問題,很多人都認為PM10和PM2.5是一個東西,曾有一種聲音說,我們要從PM10慢慢過渡到PM2.5。貝志城每次說起這個都會無奈地搖搖頭,他說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要區(qū)分的話,可以通俗地從體積大小上加以區(qū)別。
PM10個頭比較大,被人吸進來后,最多是走到支氣管,別的地方就通不過了。所以像沙塵暴之類的惡劣天氣多會導致PM10的增加,相比之下,它的危害并不算大,最多的是影響人的呼吸道,導致氣管炎、哮喘什么的。
而PM2.5就危險多了。它的個頭比PM10小很多,但越是小的東西就越不好對付。它可以順利通過我們所有的呼吸通道,然后順利地進入肺部。甚至可以穿過肺泡進到人的血管,所以它對人是有致命的影響的。也就是說,PM2.5會在人的血管里堆積,導致心血管疾病。
貝志城還曾專門針對家庭主婦做過一個實驗。一般人認為家庭主婦很少出門,也并不鍛煉,空氣當中PM2.5的危害對她們應該小一些。實則不然。貝志城的實驗把矛頭指向了廚房的必備物品——抽油煙機。他發(fā)現(xiàn),即便是最好的抽油煙機,一個小時排放出來的PM2.5也可高達1000。
說起這個實驗,貝志城用了“駭人聽聞”這樣詞來形容,可見遠遠比PM2.5爆表嚴重多了。
中國的女性,尤其是到了中老年時期,為什么患心血管疾病的人那么多?貝志成研究發(fā)現(xiàn),PM2.5就是罪魁禍首之一。所以它的危害性質跟PM10是完全不一樣的,輕則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重則會導致癌癥。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覺得家庭主婦也可以被列入高危險行業(yè)的范疇了。
貝志城做了一個非常形象而有趣的比喻,如果一個人被鉛球砸死了,我們也可以說他是被PM一百萬砸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