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經(jīng)手記》將要出版,這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孫明經(jīng)教授給我們留下的一份寶貴財富。它讓我們看到一個電影人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以攝影機為武器,所從事的愛國行為,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孫先生在拍攝工作中所做的功課是何等的認真與執(zhí)著,我向從事電影工作和熱愛中國電影的人們推薦這本書。
此書包括了兩個部分:一是孫先生本人的拍攝工作的手記,二是子女將他當年拍攝的相關(guān)照片一同編入的圖片。手記文字和圖片相互成趣,互相補充,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愛國電影人在日寇侵略我國的1938年的歷史紀實。它是一本私人工作筆記,更是一本歷史記錄。
1938年抗戰(zhàn)開始,沿海鹽場被占,嚴重威脅著內(nèi)地軍民的生活。孫先生不懼艱辛到自貢將鹽業(yè)生產(chǎn)拍成電影鼓舞人民。接著又去峨眉山拍攝并考察森林資源。那時鐵路被炸,交通受阻。他又趕去樂山、重慶,拍攝了樂山大佛等文化遺產(chǎn),他采訪了嘉縣和重慶20家工廠,這些看似枯燥的數(shù)字,反映的卻是我國當時鮮活的抵抗日本侵略者時保存下來的經(jīng)濟狀況。
1932年中國教育電影協(xié)會成立,以及后來金陵大學電影教育部成立,他們始終把通過拍攝開啟民智,激發(fā)愛國熱情作為目標,制定了拍攝一套《錦繡中華》的地理風光片作為重要任務(wù),用電影做武器,達到教育的功能。電影《自貢井鹽》《峨眉山》都是這個背景下拍攝的。從贊我大好河山、保我大好河山一直拍到《還我河山》!
自貢筆記中,孫先生抄寫鹽業(yè)局內(nèi)的一副對聯(lián)“能勤苦方算公仆,不廉潔莫入此門”,他使用的從明代萬歷、嘉靖年間的參考資料目錄,對斧溪河上千條鹽船裝鹽忙的景象,對于開鑿千米深的鹽井所使用的先進而又古老的設(shè)備的生動記錄;或是拍攝峨眉秀麗的風光,高聳的林木,古老的寺院,幽默的滑竿謠等,或者是報國寺門外一塊能折射出抗日主戰(zhàn)場的軍訓團石碑,這些都反映了孫先生豐富的閱歷、敏銳洞察力和拳拳報國心。
今年是孫明經(jīng)先生誕生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孫先生拍攝的峨眉東門樓上“復(fù)興中華民族”的口號,正是海峽兩岸共同的奮斗目標。
科教紀實電影人的手記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卻能讓觀眾看到更加宏大的歷史背景和場面。重要的是,孫明經(jīng)先生是許多大事件的親歷者。他抱著電影機沖進火海搶拍攝的重慶大轟炸的彩色電影鏡頭和黑白圖片說明了孫先生作為那個戰(zhàn)火硝煙年代一個愛國電影人的癡情與忘我。這是令后人敬慕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