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類天線(1)

念力的秘密:釋放你的內在力量 作者:(美)琳內·麥克塔格特


第二章 人類天線

1951年,才七歲的加里·施瓦茨有了一個不尋常的發(fā)現(xiàn)。他一直想讓家里的電視機畫面變得更清晰。這臺新買的黑白電視機讓施瓦茨著迷,但讓他著迷的與其說是畫面中的人物,不如說是這些人物究竟是怎樣來到他家客廳的問題。電視機在當時是種相當新奇的發(fā)明,其機制即便對于大部分成人來說也是個謎。這個早熟的孩子很想把電視拆開,一看究竟,就像對待其他家用電器一樣。這種拆解熱情早早見于祖父給他的廢舊收音機上。他的祖父伊格納齊·施瓦茨在長島大內卡開了一家雜貨鋪,為客人更換電視機和收音機的電子管,碰到有不堪修理的收音機,他就會拿給孫子拆解。在施瓦茨臥室的角落,放著一個他向祖父借來的化妝品展示架,上面堆滿了大量實驗碎片:電子管、電阻器和收音機的殘骸。這是他畢生熱愛電子學的最早征兆。

施瓦茨知道,調整電視機頂部的兔耳朵天線的角度,能影響畫面的清晰度。他父親解釋過,電視機是由某種看不見的東西驅動,類似無線電波,透過空氣傳來,由于某種未知原因轉變成為圖像。施瓦茨甚至做過一些粗淺的實驗,發(fā)現(xiàn)自己只要站在天線與電視之間,畫面就會消失,而以某種方式觸摸天線,畫面則更清晰。

有一天,施瓦茨突發(fā)奇想,把天線拆下來,手指放在用來固定天線的螺絲釘上。本來還出現(xiàn)一片混亂的畫面和靜態(tài)噪音的屏幕剎那間清晰無比。即使施瓦茨年紀還小,也已經(jīng)知道自己見證了人體的某些特殊之處:他的身體可以充當電視天線,接收看不見的信息。他對收音機也做了一樣的實驗,即用手指替代天線,得到同樣的結果。顯然,人體的某些構造與兔耳朵天線有相似之處,都可以讓電視機產生影像。而他也是看不見信息的接收器,有能力收到跨越時空傳來的信號。

不過,直到15歲,他才想象出這些信號是由什么構成的。他那時學會了彈電吉他,常常納悶是什么無形的原因讓他的樂器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即使彈的是同一個音符,例如,中央C音,但只要調整吉他的旋鈕,就可以讓音變得更高或更低。同一個音符聽起來怎么會如此不同呢?為了這項科學研究計劃,他對其音樂進行了多軌錄音,然后查到紐約的北部(離他家所在地西巴比倫約幾百英里遠)有一家公司,有儀器可以分析聲音的頻率。他到那里,把錄音帶放入儀器中。很快,儀器就分析出了那些音符的本質。每一個音符通過他面前的屏幕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出了一堆密密麻麻的線條:那是幾百個頻率的復雜混合體,代表著一堆泛音的混合,它們會隨著他轉動的吉他旋鈕而使高音或低音出現(xiàn)細微變化。他曉得,這些頻率就是波,它們在屏幕上的形狀有如偏斜的S或是正弦曲線,就像一根搖動的兩端固定的跳繩,會周期性起伏、擺動,猶如長島海峽的波浪。每一次說話,他知道自己的聲音也會產生相似的頻率。這讓他回想起兒時的電視機實驗。他好奇,在他身體里面搏動的能量場是否與聲波有著某些相似之處。

施瓦茨兒時的實驗也許是粗淺的,卻無意中觸及到了念力的一個核心機制,即我們的思想就像電視臺的信號一樣,是靠著某種東西傳送出去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