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的吶喊》第二章 抱負(fù)(8)

印度的吶喊:亞洲崛起與壯大的見證 作者:(美)阿南德·格里哈拉達(dá)斯


選秀過后的第二天,拉文德拉帶我到一家名叫烏塔姆的餐館用餐,和印度小城鎮(zhèn)餐館一樣,這里供應(yīng)各種印度食品,唯獨沒有當(dāng)?shù)靥厣称?。兒童跑來跑去?dāng)服務(wù)生。那天上午我見了幾個選秀活動的參賽者,他們對拉文德拉像對大師一樣推崇,對他贊不絕口?,F(xiàn)在他開始跟我說起自己的身世,我才發(fā)現(xiàn)我一直都大錯特錯:拉文德拉來到尤里德不是低就而是高攀,他出身于印度幾百個下層種姓之一。

他出生的村子名叫比瓦普爾,距離尤里德僅半個小時車程,但在社會發(fā)展上卻是天上地下。這樣的村莊在印度有幾十萬個,還停滯在過去的歲月里。他們一家人住的小房子只有三個房間,房子是混凝土墻壁、茅草屋頂,廁所在外面。他們以前根本沒有田地可耕種,只有一個小院子,里面長著幾株毫無生氣的樹。他父親是個搬運工,在卡車上裝卸食品。他母親是個農(nóng)場工人。父母都沒讀到四年級就退學(xué)了,他們說當(dāng)?shù)胤窖择R拉地語,而不是印地語。“我們是按天付費的短工。”拉文德拉說,這句話暴露了他頭腦中還殘留著的陳舊的印度思維方式:把按天付費當(dāng)成社會身份,而不是經(jīng)濟(jì)狀況。

他從小到大吃的是我親戚家的仆人們吃的東西,那種飯菜我見過:盤子上堆著米飯,上面澆著水多油少的燉扁豆,旁邊有一小團(tuán)酸甜辣醬來提味,有時還有一塊薄薄的煎餅。家里偶爾改善一下伙食,就是吃茄子。冬天,中部平原的氣溫下降,但是拉文德拉和他的弟弟妹妹(他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小的時候,家里根本沒有被子,只有被單,而被單又太小了,從頭到腳都蓋不過來。他們從村中集市上買二手衣服穿,使他們成了窮人中的窮人。他們的積蓄從來沒有超過上百盧比,僅夠買到鄰邦的單程火車票。

拉文德拉家住在村里一個特殊的地方——貧民區(qū),當(dāng)拉文德拉還是個小男孩時,并沒有覺得這里有什么特別。但是隨著年紀(jì)的增長,他認(rèn)識到自己住的貧民區(qū)就是為他家這樣的低種姓勞動家庭保留的。他們種姓的傳統(tǒng)工作是壓榨油料種子,只比賤民的地位稍微高一些。由于他們不是賤民,所以被認(rèn)為出身太好,不能享受賤民的特殊待遇,但是他們的地位也實在不高,能夠符合某些待遇的條件,在官方的分類中他們屬于“其他落后階層”。

由于我的親戚都是特權(quán)階層,我總是想知道那些和我生活環(huán)境不同的人剛開始是怎么認(rèn)識到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對于拉文德拉來說,這一認(rèn)識是上學(xué)時注意到杰斯瓦爾(Jaiswal)、阿加瓦爾(Agarwal )和古普塔(Gupta )種姓的人,村里商人和店主的孩子們在課間休息時買兩盧比一個的冰激凌,而他貧民區(qū)的朋友只買50 分一個的。學(xué)校請人來講話時,很少會把短工家的孩子介紹給他們。在比瓦普爾重要人物的婚禮上,他們會被告誡等“客人”吃完才能吃飯?!澳氵^會兒再來吧!”他記得自己遭到過這種訓(xùn)斥。拉文德拉感覺所有的時間都在排隊等待,等著接受寺廟里布施的免費食物,等著拿他母親每周的工錢,這條隊伍在拉文德拉眼里漸漸成了窮人無能的標(biāo)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