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我們?nèi)ニ霓k公室采訪了他。見到我們這群特地來拜訪他的后輩,他非常高興,執(zhí)意要請我們吃晚飯。一起吃了烤肉之后,我們又去了一家雅致的小酒館。酒至微醺,大家已經(jīng)不像在辦公室時那么拘束,坦誠地聊著各種話題。當(dāng)七嘴八舌的人群突然安靜下來的時候,一個朋友這樣問那位前輩:
“您為什么活著呢?”
酒桌上冷不丁冒出這樣的問題,而且還是個沒頭沒腦略有些不禮貌的問題,氣氛頓時就冷了下來。大家齊刷刷地看向那位法官前輩,想知道他會有什么反應(yīng)。然而他的回答讓我們倍感吃驚。
“因為不能死,所以就活著嘍?!?/p>
不是自嘲,也不是玩笑,既不悲壯,也不是戲謔,但那種語氣仿佛承載了許多的含義。我非常驚詫。大韓民國過著最讓人羨慕生活的人,他活著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不能去死”?
那么,拼了命想變成他那樣的我們,又算什么?
倘若他的理由是“為了實現(xiàn)大韓民國的司法正義”之類的偉大道義,或是“一定要做一次大法官”之類的個人理想,我都不至于那么驚訝。當(dāng)時22歲的我只是模模糊糊地覺得:
“原來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功,人生都會有無法填補的空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