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提示:
俞敏洪的這段脫稿講話,亮出觀點“我覺得人生用六個字來表達是比較恰當?shù)模?jīng)歷、體驗、升華”后,沒有空洞的說教,接著就講述了一個“加拿大三文魚的故事”,整個故事的講述,語言生動流暢,非常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其中的道理也蘊含在故事中,直指人心。脫稿講話中善用故事,會用故事,一能防止空洞說教;二能防止說得干干巴巴;三能保持語言流暢,不容易斷電。況且,故事誰都愿意聽,何樂而不為?!
再比如,學員高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老總,眼下行業(yè)競爭激烈,受金融風暴的影響業(yè)務不好做,現(xiàn)金流逐月萎縮,他非常著急。幾次在公司大會上他都強調當前形勢下,一定要練好內(nèi)功,要求各部門要不斷創(chuàng)新??烧f了等于沒說,收效不是很大。受俞敏洪講故事,說道理的啟發(fā),在一次公司會上,他一改過去干講道理的習慣,調整了一下思路這樣說:
我想問大家:“我們公司在這個行業(yè)里,算不算最早的開拓者?”
大家說是。我又接著問:“我們現(xiàn)在的銷售是不是這個行業(yè)的前幾名?”
大家不吭聲了。我接著說:“大家想過沒有我們業(yè)務下滑的原因?當然,原因有多種。其中有一點我們不能不意識到,這是什么呢?記得前幾天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位老爺爺以賣草帽為生,年老了,賣不動了,把這份產(chǎn)業(yè)傳給了他孫子。有一天,老爺爺給孫子講了一段經(jīng)歷,說他當年有一次挑著兩大摞草帽過一山岡,正值中午,又是暑天,他就放下?lián)哟蛄藗€盹兒,沒想到醒來后,兩大摞草帽沒了。抬頭往樹上一看,樹上的猴子每個都戴了一個。老爺爺當時想,猴子是模仿人的,于是,他把自己頭上的草帽扔了出去。沒出老爺爺所料,隨即猴子一個個都把帽子扔了下來……。老爺爺講完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后,告訴孫子以后要注意。真巧,不久他孫子也遇到了和當年爺爺遇到的情況一模一樣的事,醒來后,猴子都把草帽戴到頭上了,這時孫子暗喜,于是,從從容容地將自己的帽子往地下一扔,結果是樹上的猴子一個都沒有扔草帽的。孫子大惑不解,正在這時,樹上一老猴子說話了——‘你以為只有你有爺爺啊’”
講到這里,我說現(xiàn)場的人都笑了。接著我又說“聯(lián)想到我們銷售業(yè)績下滑的現(xiàn)實,這個故事給我們怎樣的啟發(fā)呢?”
高先生說自他講了這個故事后,對大家沖擊很大,各部門都作了認真的反思,再配合其他的管理措施,采取了許多新的應對方案,接下來的幾個月銷售業(yè)績逐步在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