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侗性格寬厚,從來不擺架子,年紀雖輕,但不輕狂,靠著這樣的品性,楊侗團結(jié)著洛陽城內(nèi)的官員。
這樣的少年,并不是一個可以慶幸的對手。
很快,楊侗就對興洛倉失守做出了反應,他安排了虎賁郎將劉長恭率二萬五千兵馬從正面攻擊李密,又安排另一路兵馬從后面包抄,爭取讓李密們在興洛倉吃不了也別想兜著走。
正面進軍的劉長恭不值一提,值得注意的是后面包抄這一路。
按計劃,此路由新任河南討捕大使隋將裴仁基率領(lǐng)。這位仁兄是一員猛將,騎馬射箭是其特長,最近實力更是大增,張須陀戰(zhàn)死之后,張的部下紛紛前來投靠,這里面就有秦叔寶跟羅士信。
這個方案如果能夠得到順利執(zhí)行,對李密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可惜的是,事情從一開始就變了味。
劉長恭領(lǐng)出來的二萬五千士兵并不是真正的戰(zhàn)士。
當聽說城里將出擊李密時,東都三大國辦學校國子、太學、四門的學生紛紛來到軍營,報名參軍,要求出城征討瓦崗軍。
這些書生放著好好的教室不坐,非要跑到沙場上,應該是被憋壞了。
天下大亂,時局不穩(wěn),科舉也中止了,沒有科舉,天天在教室里之乎者也實在無趣。
除了書生之外,還有不少達官貴人的親戚。皇親國戚也不全是想精忠報國衛(wèi)朝廷,一腔熱血譜青春。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次絕佳的撈戰(zhàn)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