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別永遠傷在童年》第2章 內(nèi)在小孩是怎樣受的傷09

別永遠傷在童年:如何療愈自己的內(nèi)在小孩 作者:(美)約翰·布雷蕭


尋回并守護受傷的內(nèi)在小孩之時,你要給他他所渴求的愛和無條件的接納,這樣才能給他“松綁”,讓他可以接受和認可別人,并學(xué)會如何去愛。

心靈創(chuàng)傷

我深信,神奇小孩受傷的各種情況,都可以歸結(jié)為“我是”意識的缺失。每個孩子都希望父母健康,能夠照顧自己;都希望自己在父母心中很重要。具體而言,這指的是父母或重要的照顧者能欣賞孩子的特點。這也反映在父母為孩子所花費的時間上。在孩子的直覺中,人們只會把時間花在所愛的事物上。父母不肯在孩子身上花時間,這會讓孩子感覺到羞恥。

任何來自非正常家庭的孩子,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這種心靈傷害,“我是”意識就會缺失。一個酗酒的母親和一個聽之任之的父親,不可能成為孩子堅強的后盾。酗酒的母親沉溺于酒精,聽之任之的父親有共依存問題??傊?,對孩子來說,這樣的父母無法滿足他的情感需求。

如果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上不能同心協(xié)力,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也會給孩子造成創(chuàng)傷。比如,父母沉迷于工作或宗教活動、飲食不規(guī)律、控制欲過強、過于追求完美、有心理疾病或身體疾病等等,不管是怎樣的問題,只要父母深陷在自己的情感問題里,他們就不可能顧及到孩子。精神分析師卡倫·霍妮寫道:

由于受到各種不利影響,孩子可能無法按其個體需求成長……歸結(jié)起來,處于這種境況下的人,被自己的神經(jīng)癥所束縛,沒有能力愛子女,甚至把子女想象成自己。

孩子渴望被當(dāng)成一個人來愛,并希望有人接受他的愛。這個渴望一旦受挫,就會成為孩子最深的創(chuàng)傷。非正常家庭中的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因為他們本身就缺乏關(guān)愛。而大多數(shù)來自非正常家庭的子女,在他們最缺乏關(guān)愛之時,受到的傷害最深。我想起了我的來訪者約書亞。約書亞的父親酗酒,直到七歲時,約書亞都還不清楚父親究竟會不會理他。到了十一歲時,父親拋棄了他。一個小男孩需要有個父親,需要和一個男人建立感情,而這個男人能像一個男人那樣愛自己。但是,約書亞從沒得到過父親的愛,他大多時候都處于恐懼中,缺乏安全感。父親象征著保護。雪上加霜的是,母親骨子里憎恨男人,她曾三次在晚餐桌上取笑約書亞的陰莖像小黃瓜一樣短小,約書亞非常生氣。顯然,母親拿這個當(dāng)玩笑,還對約書亞的敏感大為鄙夷??蛇@正是約書亞最易受傷的男性自尊。這聽上去雖然有點兒荒唐,但是在我們的文化里,陰莖的大小就是男子氣概的象征。約書亞迫切需要有人肯定他的男子氣概,偏偏連他唯一重要的親人都這樣傷害他。母親曾遭到亂倫的傷害,且未接受過治療,因此,她便在兒子身上發(fā)泄她對男人最深的蔑視和憤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