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一樣(5)

卡爾-威特教育全書(典藏版) 作者:(德)老卡爾·威特


教育早一天開始,就早一天成功

格拉彼茨牧師建議我犧牲孩子幸福的教育方法固然是極端不可取的。然而,讓孩子放任自流,從而走向另一個極端也是不可取的。

我認(rèn)為,教育孩子不僅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更需要有足夠的智慧,尤其是像我這樣的父親,面對的是一個稟賦低于正常人的孩子。

我的岳母,是一位善良的天主教徒,她曾經(jīng)這樣勸告我:“既然小卡爾生下來就不聰明,你也就不要憂愁了。一切順其自然吧。一定不要因?yàn)槟阍?jīng)在別人面前夸過口而羞愧。你的家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與之相比,其他的就無足輕重了?!?/p>

她如此說,全是出自一片好心,在我面對如此不幸而煩惱萬分的時候,我對她十分感激。

說實(shí)在的,在小卡爾的教育上,我并沒有像別人那么悲觀。盡管小卡爾的智力似乎不高,但想到他的將來,我一直充滿信心。

我堅(jiān)信只要教育得法是可以改變一切的,那些所謂的先天不足完全可以通過嬰幼兒時期的教育來彌補(bǔ)。

我曾經(jīng)對我的朋友們說,歷史上的大人物和天才,他們也有令人不滿意的缺點(diǎn)。假如對他們的教育再好一些,或許他們會更偉大、更健康、更善良、更厚道、更明智、更正派、更博學(xué)、更謙遜和更堅(jiān)強(qiáng)??傊瑫兂山跬昝赖膫ト?。

就一個人的品質(zhì)而言,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賴于嬰幼兒時期所受的教育。推而廣之,一個國家國民的道德素質(zhì)如何,取決于這個國家的家長們對孩子的道德教育。世界上不同國家,倫理和主張各不相同。比如,東方人的宿命論,希臘人的自由主義、知識主義、藝術(shù)主義,羅馬人的保守主義、黷武主義,猶太人的宗教主義、熱情主義,這些東西都是在嬰幼兒時期培養(yǎng)起來的。

古希臘著名哲學(xué)家柏拉圖在他的著作《理想國》中全面細(xì)致地描繪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之國”。他認(rèn)為在這個理想的國家中,“社會應(yīng)以子女的教育為基礎(chǔ)”。這個觀點(diǎn)是很明智的。

人和瓷器一樣,孩提時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雛形。嬰幼兒好比是燒制瓷器所用的黏土,施加什么樣的教育,就形成什么樣的雛形。威廉有句名言:“幼兒為成人之母?!边@句話真是至理名言,誰也否認(rèn)不了,成人的基礎(chǔ)在孩提時候已經(jīng)奠定。

因此,要盡早對孩子進(jìn)行教育,越早開始,效果越好,孩子就越完善。

我堅(jiān)信,只要對小卡爾盡早教育,他一定可以克服先天的不足,我的教育方法也將獲得很大的成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