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根本性的錯誤——比起思考我們希望能夠得到的反應,我們反而對自己的行動思考得更多——正是有史以來許多(即便不能說是大多數(shù))領導者失敗的原因所在。領導者定律
首先思考你想得到的反應,
然后決定你可以采取何種行動,
使產(chǎn)生這個反應的可能性最大化大多數(shù)領導者在很多時候都用心良苦:他們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產(chǎn)生預期的反應。當他們專注于自己的行動時,又期望團隊的成員不僅能夠明確地理解自己的行動,還能夠理解行動背后的意圖。領導者們做出某種行動的同時,期望著自己的團隊成員能夠有恰如其分的反應,從而最終接近他們所預期的結果。然而當他們沒能充分注意其他團隊成員可能產(chǎn)生的反應時,就很可能會發(fā)生意外,并且這種意外經(jīng)常不是什么驚喜。
你不妨想象一下,比如,你馬上要進行一場談判,這場談判既有可能是合作性的,也有可能是競爭性的。在此之前,你從未和你的對手進行過談判,并擔心他們會很難對付。你還認為在談判中,對方每贏得一點,都是你輸了的那一點。因此,你制定了一個強硬的競爭性策略。這種行為會引發(fā)何種反應?幾乎必然會激起一番競爭,并因此失去一些本應可以加以利用的合作性受益的機會——甚至無從得知如果當時采用了合作性的方法,會出現(xiàn)何種反應。
這個關鍵性的經(jīng)驗至關重要,所以我將其稱為領導學定律:首先思考你想得到的反應,然后才能開始思考為了實現(xiàn)這些反應而應當采取的行動。掌握領導學定律,將會為我們固有的對領導學和領導者的活動以及思考方式,帶來看似微小卻非常重要的變革。不要最先思考你自己的行動,哪怕它是如此自然而然。反之,更多時候為了變得更成功,你必須完成一種戰(zhàn)略性重心轉移,來遠離天性對你的束縛,這樣才能夠始終如一地遵守領導學定律。在你實現(xiàn)“領導職責”的方法上,加上這一點微小的改變,就能在短期內徹底改變你所能取得的成果,并長期受益。
顯然,我們在預測他人的反應的能力上,還離完美相去甚遠,連預測好朋友的反應都很難。但它值得一試,尤其是當我們已經(jīng)明白了只把目光聚焦于自己的行動會帶來這么多問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