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往桌前坐(3)

向前一步 作者:(美)謝麗爾·桑德伯格


我的不安全感(和大多數(shù)人的不安全感一樣)開始于高中時代。那時,我在邁阿密一所很大的公立學校上學——請聯(lián)想一下電影《開放的美國學府》(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比起學習成績來,這所學校更關心如何防止學生在宿舍里打架、在廁所里吸毒。當我被哈佛大學錄取時,很多同學都問我為什么要去一所盛產(chǎn)書呆子的學校,接著,他們會突然停住,意識到我也是個“書呆子”,然后不等我回答就窘迫地走開——他們已經(jīng)知道答案了。

大學頭一年的生活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第一個學期,我上了一門叫作“希臘文明中的英雄”的課程,學生戲稱這門課為“狗熊見英雄”。我對研究希臘神話并沒有多大熱情,但學習這門課是應付文學課最簡單的方式。教授在第一堂課就問我們,以前讀過這些“書”里的哪一本。我低聲問身邊的朋友:“什么書?”“當然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她回答。幾乎每個人的手都舉了起來,除了我。教授又問:“誰讀過這些書的原著?”“什么原著?”我問朋友。“希臘文原著。”她答道。有三分之一的人還舉著手。顯然,我就是傳說中的“狗熊”之一。

幾周后,我的政治哲學課教授布置了長達5頁的論文,這讓我驚慌失措。整整5頁!我只在高中寫過一篇那么長的論文,而且那還是花了一年時間的大工程。誰能在一周之內寫出5頁來?于是,我每天晚上都待在宿舍里,挑燈夜戰(zhàn)?;谖彝度氲臅r間和努力,我的論文應該得A,最后的成績卻是C。在哈佛大學,要求上交的作業(yè)通常是不可能得C的,我一點也沒夸張——這簡直相當于留級。我去見了在招生辦公室工作的主管。她告訴我,哈佛大學之所以錄取我是因為看中了我的品格,而不是我在學業(yè)上的潛質。這話倒挺有安慰作用。

此后,我更加專注、更加努力地學習。到了期末,我終于學會了怎樣寫5頁的論文。但是,不管我在學業(yè)上做得多么好,我總覺得自己會被抓個現(xiàn)形,人們會發(fā)現(xiàn)我并沒有真的學到什么。直到我聽到帕吉·麥金托什關于自我懷疑的演講,我被震住了:真正的問題不在于我覺得自己像個騙子,而是我感受到了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而且它還是個徹頭徹尾的錯誤。

根據(jù)我和弟弟戴維一起長大的經(jīng)歷,我很清楚這種形式的自我懷疑對女性來說是件尋常的事。戴維比我小兩歲,我們之間的感情很好。在家里,他與妻子共同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他是一個兒童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每天都在見證令人心痛的疾病以及事關生死的決定。盡管我們在同一個家庭長大,但戴維總是顯得比我更自信。在高中時,我們都在某個周末下午被約會對象通知取消晚上的約會。那一個周末我都悶悶不樂地在家里打轉兒,想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錯。而戴維卻對遭到女友拒絕的事一笑了之,先是說“這女孩兒錯過好事啦”,隨后便跑出去和朋友打籃球。還好有我的妹妹安慰我,那個時候她就已經(jīng)顯露出超出同齡人的智慧和同情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