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誤讀中國軟實力

中國軟實力:誰在害怕中國 作者:(美)邁克爾·巴爾


中國軟實力的提升引發(fā)了諸多議論。然而,對軟實力的分析很容易把硬實力牽扯進來。例如,美國記者喬舒亞·庫蘭茨克就寫道:“軟實力已經(jīng)變味了……對中國人來說,軟實力指除軍事和安全領域以外的所有事物,不僅包括流行文化和公共外交,還包括援助和投資等更具有強迫性的經(jīng)濟外交手段?!睅焯m茨克認為,中國極大地擴展了軟實力的含義,已經(jīng)超出了奈給出的原本定義。實際上,他的這個觀點并不準確,原因有兩個。第一,盡管市面上有很多關于軟實力的中文著作(下一章我們將會看到),但庫蘭茨克在做出上述論斷時并沒有引用參考文獻。在中國,幾乎每一領域都在廣泛使用軟實力,因此軟實力有許多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如果說中國人把具有強迫性的經(jīng)濟措施納入軟實力范疇,從而重新定義了軟實力,那就有點兒過激了。第二,從更抽象的角度來說,如果有人試圖將硬實力和軟實力歸為一類,將強迫視為軟實力的一部分,那么軟實力這個概念就會嚴重受損,以至于沒有研究分析的價值。那我們就不禁要問:把權力進行分類還有什么意義呢?

然而,庫蘭茨克并不是唯一持這種觀點的人。一份美國國會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在東南亞的軟實力“主要源自它的對外援助、貿(mào)易和投資”?!爸袊跂|南亞不斷施展軟實力——文化、外交、對外援助、貿(mào)易和投資等非軍事收買手段——已經(jīng)對美國外交政策構成了新的挑戰(zhàn)?!痹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軟實力的含義被修改了——收買成為軟實力的一種方式?;谶@個擴展了的新定義,這些研究人員提供了大量的證據(jù),他們試圖證明,北京已經(jīng)成為東南亞地區(qū)的“經(jīng)濟靠山”,并針對中國不斷擴張的軟實力為美國出謀劃策。中國政府大規(guī)模的對外援助和投資的確令人震撼,但嚴格來說,這些都不屬于軟實力的范疇。

同樣,美國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也發(fā)表了一份關于中國軟實力的研究報告,用大量篇幅討論貿(mào)易和投資作為軟實力策略的重要性。報告提到:“中國往往以非常優(yōu)惠的利率向國外提供貸款,而且不會明確規(guī)定借款國必須何時或者以何種方式償還貸款,合同中也沒有嚴格限定貸款的用途?!边@當然是事實。中國確實經(jīng)常承諾低于市場利率的貸款,然而卻經(jīng)常規(guī)定貸款需要購買中國公司的產(chǎn)品和服務,其中許多是國有企業(yè)。然而,基于以上原因,這還不能算是軟實力的例子。

無獨有偶,并非只有北美這樣看待中國的軟實力。德國《明鏡》周刊2010年7月刊登的一篇文章稱:

然而,中國正在征服世界。它對西方制定積極的貿(mào)易政策,向非洲和拉美提供低息貸款,向伙伴國施加外交壓力,發(fā)起近似于文化帝國主義的運動來反對我們視為普世價值的人權,為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提供最大規(guī)模的士兵,這使它步步為營……換句話說,它是通過軟實力而非硬實力取得了成功。事實上,中國正向所有大洲發(fā)起戰(zhàn)爭。

由此可見,對中國入侵的恐懼不單單引起了美國對已逝盛世的憂慮,其他國家也有此憂慮。然而客觀地說,也有許多專家認為中國的軟實力僅局限于文化和價值觀;甚至有許多人相信,中國的魅力攻勢不是在“發(fā)起戰(zhàn)爭”或者“征服世界”,實際上它的影響力非常有限。他們認為,中國提倡的和諧與和平的價值觀與它對政治異見者的態(tài)度之間有很大差距。后文我們將會看到他們針對這一問題的詳細論述。此外他們也注意到,中國軟實力的推廣主要由政府擔任推手,民間或私營機構較少參與,因此其發(fā)展相對受限。

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很多人不會考慮得這樣細致入微。那為什么還會這么困惑呢?為什么人們要超越軟實力的本來含義——大多數(shù)觀察家仍然堅持這一含義——來看待中國的軟實力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或許應該首先回顧一下中國威脅論者的論調(diào)。持這種觀點的人遍布世界各地,但主要是在西方國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