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傳:蔣介石臺灣政治地理(10)

蔣介石后傳:蔣介石臺灣26年政治地理 作者:師永剛


20 世紀(jì)80 年代后期,打著反蔣、反國民黨招牌的民進(jìn)黨人士躍上臺面,“兩蔣”行館也成了批判斗爭的對象,例如彰化八卦山行館,就被民進(jìn)黨地方政府以已達(dá)使用年限為由決議拆除,是蔣介石行館一連串悲慘命運的開始。2000年政黨輪替,民進(jìn)黨“去蔣化”攻勢更甚,即使能躲過天災(zāi)侵襲,蔣介石行館依舊命運各異,或如草山行館遭人焚毀,或因少人聞問而荒廢在山林之間;遭遇較佳者,改建為貴賓別墅提供游客住宿,或作為歷史文化展示空間、美術(shù)展場,各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

其實蔣介石以島為家,臺灣又有何處不歸他所有、歸他所管?既然盡歸我有,又何須汲汲于私產(chǎn)?不過話說回來,那些蔣介石再次造訪機(jī)率微乎其微的行館,即使關(guān)閉密封,同樣也要長年專人??罹S護(hù),雖無行館之名,卻有行館之實,賬自然還是要算到蔣介石身上。

只是這一路行館軌跡,象征“兩蔣”在臺灣留下的足跡,宛如展現(xiàn)他們在臺歲月縮影的舞臺,幕起幕落,細(xì)數(shù)著過往風(fēng)風(fēng)雨雨、波濤洶涌,俱成往事。“兩蔣”功過已交給歷史,只是過往榮光,映襯著如今蔣家在臺的淡出與鋒芒蛻盡,不但反映出蔣氏王朝日漸落寞的命運,也讓人看到歲月無情,任憑英雄如許,總也逃不過歷史洪流的淘洗。

【注釋】:

3. 于右任(1879 年4 月11 日-1964 年11 月10 日), 陜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早年為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dān)任高級職務(wù),前后共任監(jiān)察院院長34 年。精書法,尤擅草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