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之前,我正和同路的朋友在放學的路上天南地北。聊到興起的時候,一時忍不住就在路邊手舞足蹈起來。然后就聽到身后傳來的一句“小心”,它帶著男生特有的低啞從我的身邊呼嘯而過。在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jīng)具象化成一個騎著單車的少年的背影。
穿著短袖的白襯衫。除此之外,褲子、書包和頭發(fā)都是黑色的。邊緣浸沒進了黃昏的光,就被抹成有些發(fā)虛的金。“吶,他叫什么名字?”條件反射地,我扯了扯身邊同學的袖子,問。“???”同學瞇著眼睛看過去,“……就那么一個背影,我怎么知道啦?!毕乱幻霙]好氣地答回來。“對哦……只是背影?!蔽尹c點頭,也就沒有接著把那句“但我記得他”延續(xù)進空氣。
但我記得他。雖然只是這樣快速掠過的一個背影。但我,記得他呢。
——王小立 節(jié)選自《若回憶可以分享》
后來我知道了他的名字叫阿池。張紹池。是校長在星期一的校會上告訴我的。掌聲鼓勵張紹池同學在本市的攝影比賽中拿了一等獎。校長這樣說。然后我看到了他,從離右手邊很遠的人群里走了過來。那天天氣有點冷,陽光卻很好,整片天空看上去清冷而又明亮。他穿著校服的西裝外套,領帶系得整齊。頭發(fā)剪短了些,看上去很精神——大概是知道今天會上臺領獎的緣故。
然后他走上臺,從校長的手中接過獎狀,禮貌性地鞠了個躬,抬起頭的時候我看到他臉上的笑容。不是驕傲也沒有炫耀,只是一個普通的微笑。溫和猶如晴朗天空下的一杯清水。而那些掌聲,持著連綿的節(jié)拍涌進我的耳中,從很遠的那邊直至很近的這邊,猶如拍打在礁石上的浪。
——王小立 節(jié)選自《若回憶可以分享》
第一次見到他,是她升上高中后的第三天。
發(fā)色很好看——算是第一眼的印象。其實只是普通的褐,乍看和黑色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是她看到他的那天陽光極好,那些細密而明亮的粒子,輕易就將他的發(fā)色浸成醒目的金。他站在她旁邊,六七米的距離,相隔了半個車站。而之后上了巴士,這距離就因了車廂與人群的密度,縮短成不足半米。
——王小立 節(jié)選自《音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