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孤注一擲(13)

力挽狂瀾:保羅-沃爾克和他改變的金融世界 作者:(美)威廉·西爾伯


[11] 參見Paul Volcker and Toyoo Gyohten,Changing Fortunes: The World’s Money and the Threat to American Leadership(New York: Times Books,1992),p.64。

[12] 參見New York Times,November 15,1969,p.53。

[13] 以下對話部分參見William Safire,Before the Fall: An Inside View of the Pre-Watergate White House(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1975),pp.491-492。

[14] 參見沃爾克小組1970年11月4日的備忘錄,題為《1971年資本管制計劃的政策選擇》,參見International Monetary Papers,Selected Volcker Group Documents,Book No.1,1970,Personal Papers of Paul Volcker。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必須總是收支相等的,但是在進(jìn)口、出口的具體項目上,總會有一些問題難以處理。因此,會用不同方法來計算赤字。關(guān)于赤字計算方法的時下流行觀點,參見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1970,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Washington,DC,pp.126-127,and Lawrence Ritter and William Silber,Principles of Money,Banking,and Financial Markets(New York: Basic Books,1974),pp.468-472。也可參見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nual Report,Washington,DC,1971,p.198,Table 74(United States Balance of Payments Summary,1969~First Quarter 1971)。

[15] 10月26日和27日,金價超過39美元,之后,11月的交易價格處于37~38美元之間。

[16] 參見沃爾克小組1970年11月4日的備忘錄第2頁,題為“Options Regarding the Capital Restraint Program for 1971”,International Monetary Papers,Selected Volcker Group Documents,Book No.1,1970,Personal Papers of Paul Volcker。

[17] 參見“Legal Aspects of Suspension of Gold Sales and Application of Option I or Option II”,November 21,1970,Michael Bradfield to Paul Volcker,Personal Papers of Paul Volcker。

[18] 《海德曼日記》1970年11月18日記錄,參見H.R.Haldeman,The Haldeman Diaries(New York: G.P.Putnam’s Sons,1994),p.211。

[19] 同上,1970年11月19日記錄,p.212。

[20] 參見Milton Friedman,“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8,no.1(March 1968): 1-17。

[21] 參見“The Economy,”Time,December 31,1965。

[22] 參見“Letters,”Time,F(xiàn)ebruary 4,1966。

[23] 參見New York Times,January 7,1971,p.19.:“在美國廣播公司的霍華德·史密斯(Howard K.Smith,美國四大電視評論員之一)對總統(tǒng)的電視訪談中,尼克松把自己形容為經(jīng)濟(jì)上的凱恩斯主義者……”

[24] 參見New York Times,July 22,1970,p.2。

[25] 參見New York Times,September 30,1970,p.59。

[26] 對《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進(jìn)行搜索后表明,最早用“滯脹”這個詞形容美國問題的文章是《紐約時報》:“Money Imperils Romance: Europeans Fear American ‘Stagflation’ Will Drag Their Own Economies Down,”New York Times,September 30,1970,p.59?!度A盛頓郵報》在1971年2月25日第A21版發(fā)表了一篇題為“The Battle: Stagflation”的文章。而《華爾街日報》直到1973年4月23日的第12版才用到了這個術(shù)語。

[27] 參見New York Times,December 9,1970,p.93。

[28] 同上。

[29] 《1970年協(xié)定》(The Accord of 1970)是《紐約時報》1970年12月9日的標(biāo)題新聞,作者Leonard Silk,p.93。尼克松后來的講話原文是:“人們希望知道他們的總統(tǒng)是不是一個騙子。我要說,我不是一個騙子。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我靠努力贏得的?!眳⒁奧ashington Post,November 18,1973,p.A1。

[30] 參見 Safire,Before the Fall,p.491,其中引述了伯恩斯1970年的講話。又見Burton Abrams,“How Richard Nixon Pressured Arthur Burns: Evidence from the Nixon Tape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no.4(Fall 2006): 177-188。

[31] 參見John Connally,In History’s Shadow: An American Odyssey(New York: Hyperion,1993),p.235。

[32] Washington Post,December 15,1970,未指明出處。

[33] 參見Washington Post,December 15,1970,p.A1。

[34] 同上。

[35] 這是沃爾克對芭芭拉說的一句話。其下的對話基于保羅·沃爾克的回憶。

[36] 參見Herbert Stein,Presidential Economics(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84),p.162。

[37] 參見Safire,Before the Fall,p.497。

[38] 當(dāng)然,總統(tǒng)經(jīng)濟(jì)顧問委員會并不是真的惡毒之人。保羅·麥克拉肯、赫伯特·斯坦和亨德里克·豪塔克都是一流的經(jīng)濟(jì)學(xué)家,跟他們在一起工作深感愉快。我知道這些,是因為我在1970~1971年間曾從紐約大學(xué)停薪留職,加入總統(tǒng)經(jīng)濟(jì)顧問委員會做高級經(jīng)濟(jì)學(xué)家。

[39] 這封信落款日期是1970年4月27日,參見Papers of Paul Volcker,F(xiàn)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108473。寫信兩天前,有報道(New York Times,April 25,1970,p.46)暗示沃爾克將支持?jǐn)U大現(xiàn)有體系下的匯率浮動區(qū)間。

[40] 對保羅·沃爾克的私人訪談內(nèi)容。

[41] 對話出自保羅·沃爾克的回憶。

[42] 參見“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March 14,1971,Papers of Paul Volcker,F(xiàn)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

[43] 對保羅·沃爾克的私人訪談記錄。1971年3月14日那份題為《應(yīng)急計劃——國際貨幣問題的政策選擇》的報告首頁上有這樣一句話:“預(yù)計很可能發(fā)生的事件——沒準(zhǔn)就會在幾個星期內(nèi)發(fā)生——將引起美元的投機(jī)狂潮,對當(dāng)前固定匯率體制的一個或多個基本要素形成壓力。”出處:“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Papers of Paul Volcker,F(xiàn)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

[44] 參見“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March 14,1971,pp.5-6。

[45] 同上,第33頁。15%這個數(shù)字是根據(jù)約翰·奧頓所作的統(tǒng)計分析得出的結(jié)論。奧頓是財政部的經(jīng)濟(jì)學(xué)家,在沃爾克領(lǐng)導(dǎo)下工作(參見Volcker and Gyohten,Changing Fortunes,p.72)。

[46] 在20世紀(jì)80年代以前,日產(chǎn)的品牌在美國都叫達(dá)特桑。

[47] 中國在21世紀(jì)頭十年采取了類似的策略,將人民幣相對于美元的幣值固定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以鼓勵美國人進(jìn)口中國生產(chǎn)的從棉織襯衫到鐵質(zhì)井蓋的任何商品。

[48] 參見“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March 14,1971,p.59。

[49] 保羅·沃爾克給財政部長的備忘錄第8頁,1971年3月26日,“An Economic Policy Program to Mee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bjectives”,由約翰·奧頓在負(fù)責(zé)經(jīng)濟(jì)政策的助理財長莫瑞·韋登鮑姆指導(dǎo)下完成。參見Papers of Paul Volcker,F(xiàn)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

[50] 按照當(dāng)時總統(tǒng)經(jīng)濟(jì)顧問委員會成員赫伯特·斯坦的說法:“康納利發(fā)現(xiàn)自己掌管的財政部里,已經(jīng)有一些人傾向于采取‘收入政策’,且就這一問題與一些保守派經(jīng)濟(jì)學(xué)家——總統(tǒng)經(jīng)濟(jì)顧問委員會和舒爾茨——存在觀點沖突?!眳⒁奌erbert Stein,Presidential Economics(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84),p.163。

[51] 參見New York Times,January 11,1970,p.125。

[52] 參見“Contingency Planning: Options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March 14,1971,p.61。

[53] 參見New York Times,May 5,1971,p.1。

[54] 參見New York Times,May 8,1971,p.37。

[55]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監(jiān)督下,按照固定匯率規(guī)則,一旦美元對德國馬克的匯率波動超過1%的區(qū)間,德意志聯(lián)邦銀行就有義務(wù)干預(yù)市場支持美元。但是,如果一國的匯率發(fā)生“根本性失衡”,是允許擴(kuò)大匯率浮動區(qū)間的?!度A爾街日報》(1971年5月6日第1版)報道了“作為臨時應(yīng)急措施,德國允許美元匯率浮動區(qū)間擴(kuò)大,直到馬克的問題得到解決”。又見Robert Solomon,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1945~1981(New York: Harper & Row,1982),pp.59 and 178-180。

[56] 參見New York Times,May 6,1971,p.1。德意志聯(lián)邦銀行擔(dān)心美國的高通脹將損害其所購買美元資產(chǎn)的價值。如作者在上一章所述,為了防止本國貨幣供應(yīng)量增長過快,央行會進(jìn)行對沖購買操作,但是對沖效果有限,因為德意志聯(lián)邦銀行不愿意持有大量可能貶值的美元資產(chǎn)。

[57] 參見New York Times,May 6,1971,p.1。這些外匯市場后來在一周之內(nèi)又重新開張,而倫敦和紐約的市場始終未關(guān)閉。

[58] 參見New York Times,May 11,1971,p.63。

[59] 對保羅·沃爾克的私人訪談記錄。

[60] 參見備忘錄“Contingency,”May 8,1971,Papers of Paul Volcker,F(xiàn)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pp.1-2,4。

[61] 參見New York Times,May 13,1971,p.65。美聯(lián)儲也確認(rèn),截至1971年5月13日的一周里,黃金流失了4億美元(見Wall Street Journal,May 14,1971,p.26)。

[62] 參見Volcker and Gyohten,Changing Fortunes,p.74。

[63] 對保羅·沃爾克的私人訪談記錄。

[64] 同上。

[65] 本段引語和下面的對話參見 Volcker and Gyohten,Changing Fortunes,p.75。

[66] 此處和本節(jié)關(guān)于麥克拉肯的引語出自Memorandum from the Chairman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to President Nixon,June 2,1971,reprinted in Bruce Duncombe,ed.,F(xiàn)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69~1976,vol.3,F(xiàn)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licy,1969~1972(Washington,DC: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1),p.438。

[67] 此處和本節(jié)關(guān)于康納利的引語出自Memorandum from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Connally to President Nixon,June 8,1971,reprinted in Duncombe,ed.,F(xiàn)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vol.3,pp.440-441。

[68] 參見Memorandum from Jon Huntsman of the White House Staff to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Connally,June 8,1971,reprinted in ibid.,pp.442-443。

[69] 參見July 27,1971,Papers of Paul Volcker,F(xiàn)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rchives,Box 0108477?!靶陆?jīng)濟(jì)政策”一詞出現(xiàn)于尼克松1971年8月15日的演講,該演講中宣布了這項政策。參見Transcript of the President’s Address,New York Times,August 16,1971,p.14。

[70] 《海德曼日記》1971年8月2日,參見Haldeman,The Haldeman Diaries,pp.335-336。

[71] 參見Nixon Tape 562b(在1小時2分鐘處),網(wǎng)址:www.nixontapes.org/chron2.htm。

[72] 參見Nixon Tape 563b(在17分鐘處),網(wǎng)址:www.nixontapes.org/chron2.htm。

[73] 對保羅·沃爾克的私人訪談記錄。

[74] 參見“Speculative Attacks Grow on U.S.Currency Abroad,”New York Times,August 13,1971,p.35。當(dāng)時在紐聯(lián)儲負(fù)責(zé)美國國債和聯(lián)儲黃金及外匯市場操作的查爾斯·庫姆斯寫道,“為了維持黃金儲備,聯(lián)儲被迫從掉期額度中動用了22億美元”。參見 Charles A.Coombs,The Arena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New York: John Wiley,1976),pp.vii and 217。

[75] 此三處引語參見Nixon Tape 273a(分別在48分鐘、1小時17分鐘、1小時34分鐘處),網(wǎng)址: www.nixontapes.org/chron2.htm。

[76] 此處討論參見Nixon Tape 273b 多處記錄(參見以下分鐘處: 19,26,28,32,33,36,37,38和43),網(wǎng)址:www.nix-ontapes.org/chron2.htm。

[77] 這里描述了8月13日在戴維營開會的決定過程,與英國要求兌換30億美元黃金無關(guān)。相關(guān)事件的兩位作者/親歷者都錯誤地以為去戴維營開會是因為英國要求兌換黃金(參見Haldeman,The Haldeman Diaries,p.340;and Safire,Before the Fall,p.512)。8月12日尼克松講話的錄音帶中從未提及英國兌換黃金的請求,因為這直到8月13日早晨才發(fā)生。沃爾克記得查爾斯·庫姆斯曾接到一個電話,反映了英國8月13日早晨的請求。庫姆斯希望康納利不要中止兌換黃金,故沃爾克曾把庫姆斯約到財政部談話。時間也經(jīng)薩菲爾書中(第514頁)的引語確認(rèn),康納利8月13日在戴維營說:“英國人今天來說希望我們兌給他們30億美元黃金?!?/p>

[78] 參見New York Times,August 16,1971,p.1。

《力挽狂瀾:保羅·沃爾克和他改變的金融世界》京東·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