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也需要一個借口
按照規(guī)矩,在認知上進行澄清之后,就要進行心理分析,走進乖戾、耍無賴的老人的內心世界。
前面說了,老頭暴打女孩,得到了“應該給老年人讓座”的混亂道德命令的支持,正如動物保護者們攔車救狗、強買強賣,也得到了“愛心”這一具有道德優(yōu)勢的口號所支持那樣。但這只是病態(tài)的心理發(fā)作時的一個借口,大概相當于“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要洞燭心理秘密,從直覺上不對頭的地方開始。一個人年老了,按理應該變得寬容、淡然,同時也有點老人的樣子,讓人尊重。但居然耍無賴,打女孩、訛詐扶自己的人、強奸幼女之類事都得干出來?;盍艘惠呑?,不覺得失???
他們一定有這樣做的心理上的原因。
因為年老,因為混得不怎么樣,一般而言,現(xiàn)在人們享受的東西比過去要好得多,老年人都會有失落感,因為這個時代不屬于他們,他們只是在看戲。這是正常的心理。
問題在于,很多老年人的成長環(huán)境本就不利于人性的生長。那是一個玩階級斗爭的年代,受過苦、被洗腦過、沒有尊重他人權利的意識、對他人缺乏信任。
對人性的破壞帶來了這樣的心理后果:恨自己,恨那個時代,但這樣等于否定了自己,所以不能恨自己、恨過去,只能把恨投射到現(xiàn)在的人以及社會身上。而如果這一點和自己占有得少而心理失衡的現(xiàn)實結合在一起,他就一定會在心理上、行為上把恨表現(xiàn)出來。
暴打女孩的老頭就是如此。對一個女孩施暴,是因為在他的心理背景中,就對現(xiàn)在的年輕人看不順眼?!皯摻o老年人讓座”,不過是讓他合理化了他的恨。
訛詐扶自己一把的人的老人仍然如此。這遠不只是老人老眼昏花,或需要找一個人付醫(yī)藥費那么簡單。當一個人恩將仇報沒有任何猶豫時,他潛意識就愿意去對別人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