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子:舞榭歌臺風(fēng)流盡去
吃喝玩樂不分家。久而久之,因廟會買賣而興隆的隆福寺也成了和南城天橋分庭抗禮的內(nèi)城演藝娛樂中心。據(jù)記載,晚清時這里就出現(xiàn)過所謂“看海豹”的大型馬戲、雜技。而20世紀(jì)20~30年代在這里“撂地兒”的“狗熊韓”父子三人,后來成了新組建的中國雜技團的元老。
新中國成立后,盡管護國寺購物中心的地位被新興的商業(yè)街取代,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它依然是內(nèi)城第一演藝中心。位于護國寺胡同口的人民劇場不僅同護國寺遙相呼應(yīng),更是一脈相承:建筑采用中國古典殿堂式;劇場的歇山頂更是與金剛殿一般,中心用黑色琉璃瓦,綠色琉璃瓦鑲邊。在劇場旁的音像書店里,一位熱心大爺告訴我們:“人民劇場算是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前的‘實驗品’。知道這劇場誰建的嗎?那會兒赫赫有名的青年突擊隊,隊長有誰?一個叫李瑞環(huán),一個叫張百發(fā)!”
“1950年,梅蘭芳先生回京定居,就住在護國寺街9號原來慶王府車把式家的小院(現(xiàn)辟為梅蘭芳紀(jì)念館)。當(dāng)時他和梅劇團在護國寺對面建了這座當(dāng)時國內(nèi)頂級的人民劇場?!比嗣駝鼋ǔ珊?,主要用于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京劇院和一批中央級戲曲、曲藝團體的前身)的演出。此后的半個世紀(jì),這里都是中國京劇院的大本營。從梅蘭芳到后來的“李袁葉杜”,無數(shù)京劇名家在這里唱念做打。而無數(shù)新戲和新秀也正是在這里完成了從橫空出世到經(jīng)久不衰的歷史。像梅蘭芳生前排演的最后一個劇目《穆桂英掛帥》,就是在這里創(chuàng)作、排練,并于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國慶前首次在此公演的。
舞臺永遠是江山代代人才出,而舞臺本身也同樣是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隨著長安大戲院、梅蘭芳大劇院等一大批條件更好的現(xiàn)代化劇場落成,人民劇場也沒有逃過“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的命運。院門上一塊“閑人免進”的牌子后面,停滿了車?!斑@兒沒戲演的時間?怎么也得有小十年了。前幾年中國京劇院還老過來排練,這幾年也不過來了?!彪m然樂得清靜,但看門大爺也頗為惋惜。
夕陽西下,從劇場大門處卻傳來了如訴的琴聲,原來是一位家住附近的年輕女子坐在臺階上撥弄三弦?!拔椅鍤q學(xué)戲,中學(xué)時一場病不能彩唱了,于是改了文場(戲曲樂隊稱‘場面’,其中吹撥樂稱‘文場’,打擊樂稱‘武場’)。小時候沒少來這兒聽玖爺(梅葆玖)這些角兒唱戲,現(xiàn)在雖然不干這行了,但還是喜歡上這座場子借點仙氣兒?!?/p>
奧運前,拜護國寺街整體裝修所賜,人民劇場的外表也被粉刷一新,乍看上去還不錯,但仔細端詳,斑駁的門把手、殘破的玻璃窗……對這一“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的衰敗景象,中國京劇院一團團長、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于魁智唏噓不已:“不是我們不愿意用它,唱京劇的對人民劇場都有感情。但不像杜甫寫詩,陋室更有靈感,排戲可不是那回事,得有基本硬件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