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西方國家存在著一種共識,即無論作為現(xiàn)代性結果,還是作為現(xiàn)代性的前提條件,或是這兩種情況的結合體,中國最終將變成一個西方式的國家。過去30多年里,美國的對華政策就是以這種信念為基調的,它為美國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對中國的出口開放自身市場、贊成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為中國成為日益成熟的國際組織成員提供了支持。西方主流觀點認為,從根本上看,中國的崛起不會對世界產生太大改變。這種看法基于三個關鍵假設:從本質來講,中國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經濟方面;在適當?shù)臅r候,中國會變成一個典型的西方國家;隨著中國加入國際組織,接受并遵守其規(guī)章制度,國際體系仍然會一如既往。然而現(xiàn)在看來,這些假設都是錯誤的。中國崛起將以影響極其深遠的方式改變整個世界面貌?,F(xiàn)在,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國經濟崛起帶來的方方面面的影響,尤其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前許多消費品價格持續(xù)下降和商品價格上漲,都和中國崛起有關。中國的人口規(guī)模是美國的四倍,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近兩位數(shù),好些年甚至超過兩位數(shù)。各種預測表明,到21世紀30年代,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這一經濟預測可謂驚心動魄。但即便這樣的預測還是有點兒保守,正如筆者在第二節(jié)分析的那樣,中國崛起進程可能還要更快,這一速度超出所有人想象,就像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10年的飛速發(fā)展迅速壯大使全球都為之大跌眼鏡。
西方以其一廂情愿假定中國的影響本質上主要表現(xiàn)在經濟方面。但西方錯了。中國雖然不謀求霸權,但這個國家憑借其經濟實力一定會追求更為遠大的政治、文化和軍事目標。難道這不是鐵律嗎?中國必將成為這樣的一支力量。但是要中國變成像西方國家想象甚至要求的那種情形恐怕不可能。由于占據(jù)全球支配地位的時間太長,西方國家似乎已經習慣了用這些假設來禁錮自己的思維,從而無法做到從一個客觀正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本來應該是多元的世界。西方國家習慣于用西方化標準來衡量一個國家取得進步的程度,一直以為他們的那套西方化標準才是人類發(fā)展的最高典范,而其他國家進步與否、進步多大,就要看它西方化的程度如何。但這樣的認定最終證明是錯誤的。筆者認為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與西方幾乎毫無共同之處。除非撇除歷史和文化影響,將世界只是簡化成關系到經濟和技術的時候,才有可能得出中國變得越來越西方的結論。
馬丁·雅克的結論是,中國絕不會變成一個西方式社會。基于此,他的關于中國崛起深遠的世界影響力的論述無疑是最為鞭辟入里的:
——中國和西方都必須為中國的崛起做好準備。在中國方面,要學會做一個大國,負責任地使用自己的影響力;在西方,則需要學會面對一個與自己歷史文化完全不同卻擁有巨大政治經濟能量的國家。
——中國人一直以五千年歷史的古國文明為驕傲,這意味著中國要求對其世界領導地位進行重新排列。西方發(fā)達國家代表的現(xiàn)代化模式目前主導世界,但將受到中國所代表的“另類發(fā)展模式”的強烈挑戰(zhàn),直到有一天“東風漸進”將被“東風壓倒西風”取代,中國模式成為世界主導。隨著中國的崛起,西方將喪失文明操縱權,世界將按照中國概念重新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