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此時無墻勝有墻(1)

易中天中華史:國家 作者:易中天


此時無墻勝有墻

上海原本也是有城墻的。

上海的城墻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只不過是圓的。原因,據(jù)說是經費不足。但這個最省錢的城墻,還是在1843年開埠以后,在官紳士商的一致呼吁下被拆掉了。

理由,則是它妨礙了車馬行旅、金融商情。

原來的墻址上,便有了一條圓圓的馬路。

沒有了墻的上海真的變成了灘,四通八達,平坦開闊,一點神秘感、隱蔽感和安全感都沒有。

然而怎么樣呢?

涌進上海的人逐年遞增,甚至猛增、劇增、爆滿。近一點的,有蘇州人、寧波人;遠一點的,有廣東人、香港人;再遠一點,還有英國人、法國人、印度人、猶太人、阿拉伯038人。有錢的、沒錢的、城里的、鄉(xiāng)下的,都往上海跑。鬼佬與赤佬并駕,阿三與癟三齊驅,官人與商人爭奇,妓女與淑女斗艷。開放的上海灘,華洋雜處,賢愚俱存,貧富共生,有如大唐帝國的長安。

但,上海并不是帝都,也沒有城墻。這些人趨之若鶩,又是為了什么?

為了自由。

自由是城市的特質。

的確,城市比農村安全,也比農村自由。如果是商業(yè)城市,就更自由。比如16世紀尼德蘭南方中心城市安特衛(wèi)普城內,交易所門前懸掛的標牌便是“供所有國家和民族的商人使用”;4中世紀歐洲某些自治城市則規(guī)定,逃亡的農奴如果在城里住夠了一年零一天,他便成為自由人。由此,還產生了一句民諺——“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