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報到得趙高手里,他壓在手里,也不讓二世知道。趙高不去考慮國家安危,只擔(dān)心章邯軍功過高,回朝后對自己是個威脅,巴不得他死在敵人刀下。
章邯是秦國支柱,他的勝敗牽涉到秦國的生死存亡問題,秦人無不關(guān)注,巨鹿戰(zhàn)況慢慢還是傳入宮里。宮人們不免交頭接耳,說長論短,引起二世注意。章邯在外作戰(zhàn),肯定會有奏報,這個道理二世還是懂的,叫來趙高,說:“聽說章將軍在巨鹿吃了敗仗,他總應(yīng)該給朝廷報告報告吧?怎么沒見他的奏報呢?”
趙高說:“老臣也在關(guān)注前線戰(zhàn)況,天天等候章邯及時把軍情報告給朝廷,卻沒見章邯只言片語,也不知他怎么搞的。傳聞倒是不少,說巨鹿一戰(zhàn),章邯敗給項羽,也不知是真是假。照老臣理解,關(guān)東群盜都是些烏合之眾,不堪一擊,為什么章邯統(tǒng)領(lǐng)國家正規(guī)軍,還不能消滅他們呢?這家伙只怕是另有企圖。”
二世問:“章邯是秦國老將,對國家一向忠心耿耿,他會有什么企圖呢?”
趙高說:“不怎么好說。人心隔肚皮啊,老臣不是章邯肚子里的蛔蟲,怎知他會打什么鬼主意?何況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章邯不見得還是從前的章邯,他手握軍權(quán),不可一世,有些什么想法,要威逼陛下,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啊?!?/p>
二世急了,說:“那又怎么辦才好?”
趙高故作深沉,半天才說:“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皇上還是不能放棄對章邯的督促,可下詔對他進(jìn)行批評教育,責(zé)成他盡忠報國,早日平盜,切不可貪生怕死,耽誤時機(jī),讓敵人發(fā)展壯大,以至尾大不掉?!?/p>
二世不可能有什么高招,只得同意趙高意見,令文吏寫了嚴(yán)詔,速速送往前線。
章邯接讀詔書,又氣又恨。自己在前線賣命,皇上還這么不信任你,以為你有二心,這仗還怎么打呀?忙派出隨軍長史司馬欣,飛馬回京,以面奏圣上,把戰(zhàn)況說清,消除皇上對自己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