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移民占美國人口的比例在1946~1964年處于20世紀的最低水平,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和來自其他國家的人交往最少?,F在,美國移民占總人口的13%,他們的背景更多元。老移民因此而長期處于孤立狀態(tài)。50歲以上的美國人中,76%是白人,10%是黑人,黑人是最大的少數族裔。30歲以下的美國人中,55%是白人,31%是西班牙裔、亞裔和其他非非洲裔人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是第一代或第二代沒有歐洲血統(tǒng)的美國人,他們會講英語和其他語言。
總之,老人們現在不僅不了解人口的變化趨勢,甚至對此都不會提及。但對于美國和歐洲那些想要獲取、行使或維護權力的人來說,了解這些新選民的思維模式和期望是很有必要的。
人類心態(tài)變化的程度和速度如何?一系列全球民意調查的結果正為我們展現一幅更清晰的圖景。世界價值觀調查(WVS)自1990年起就開始跟蹤占據世界人口85%的80多個國家中人口的態(tài)度變化。該項目負責人羅納德·英格爾哈特和調查報告的幾位共同撰寫人(尤其是皮帕·諾里斯和克里斯蒂安·韋爾策爾)特別記述了人們對性別差異、宗教、政府和全球化的態(tài)度的深刻變化。他們的結論之一就是,全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個人自主和性別平等的重要性并反對專制。
另外,大量調查結果顯示,在成熟的民主國家(歐洲、美國和日本),民眾對領導人及議會、政黨和司法機關等民主治理機構的信心不僅處于低點,而且在持續(xù)下降。這一趨勢令人感到不安。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主席杰西卡·馬修斯在認真思考這一趨勢后指出:
從1958年開始,美國全國選舉研究小組幾乎每兩年就會問美國人一次同樣的問題:“你一直或是大部分時間都相信美國政府會采取正確的行動嗎?”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前,75%的美國人會回答“是”。此后15年,這一比例急劇下滑,到1980年已經降至25%。當然,在此期間,美國經歷了越南戰(zhàn)爭,發(fā)生了兩起暗殺事件,爆出了導致尼克松總統(tǒng)“自我彈劾”的水門事件,阿拉伯國家也發(fā)起了石油禁運。這讓美國人有足夠的理由疏遠甚至敵視政府,最關鍵的是信任沒有恢復。過去30年,美國人對政府的滿意度一直徘徊在20%~35%之間。1972年,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到了不足50%,這意味著40歲以下的美國人從出生那天起就一直生活在一個大部分民眾都不相信政府會做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的國家。在漫長的40年中,美國人多次投票選舉出思想意識不同的新領導人,但他們對政府的低信任度始終沒有變化。在一個民主國家中,有2/3~3/4的公民認為他們的政府在大多數時候所做的事情都是錯誤的,我們可以想一想,這對于這個國家的健康運轉意味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