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這位老兄應(yīng)該算是個精明的生意人,在當(dāng)?shù)匾矐?yīng)該混得還很不錯,性格比較開朗,可就是有些話嘮,有些油滑。不過車況良好,內(nèi)飾也弄得干干凈凈的,他還專門讓坐在副駕駛位的孩子移到后排,給我騰出了前排的座位,這也總算讓我心里平衡些。
此時此刻,雨徹底停了下來。車窗外,青藏高原已是陽光燦爛,我的心情開始變得明朗,身上也逐漸地暖和了起來……
到達茶卡鎮(zhèn)已是晌午,太陽的溫暖較之先前有點兒過了頭,變得很炙熱。
茶卡鎮(zhèn)不大,是青藏高原南向格爾木、北去德令哈的要津,這里已處在柴達木盆地的邊緣。鎮(zhèn)子?xùn)|南有一鹽湖,如今這茶卡鹽湖工廠已為成為著名的工業(yè)旅游景點。我步行十幾分鐘,就到了鹽廠大門,門票50元,說是“科學(xué)普及”的管理費用。進得廠里,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廠內(nèi)車間大部分處于半停工狀態(tài),呈蕭條空寂之態(tài)。鹽湖中運鹽的鐵軌軌道銹跡斑斑已經(jīng)變成蛇形彎曲之狀,而讓你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曾經(jīng)用來運鹽的小火車頭,如今都改裝成了“觀光小火車”,而且居然還在那扭曲的軌道上運行,其速度比馬拉車還要慢,一路上也出奇地驚險。順著彎彎曲曲的軌道舉目眺望,小火車正從對面白皚皚的鹽灘上搖搖晃晃地開過來,怎么看,都像是一只黑乎乎的醉熊從雪山腳下蹣跚而來……
茶卡是蒙古語,意為“鹽?!?。茶卡鹽湖在約20萬平方公里的柴達木盆地中,地理坐標(biāo)為東偏南,面積約有15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高度是3059米。在茶卡湖盆地的南面橫臥著終年積雪的鄂拉山山脈,北面則有白雪冒頂?shù)那嗪D仙?。鹽湖的邊緣四周呈放射狀展布的河流,都直接注入湖中。毫無疑問,鹽湖也是由于自然災(zāi)難或地殼的運動而形成的。
據(jù)說,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jīng)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面被抬起變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而海水卻被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帶,并逐漸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的一個。湖里的碘鈉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囤積。
離開茶卡鎮(zhèn),向青海海西州柴達木盆地腹地深入前行,這應(yīng)該算是我這次獨自穿越柴達木荒漠戈壁的真正開始。而且饒有興味的是,其中有一小段路程,將與著名探險家斯文赫定先生在1896年10月份首次穿越藏北可可西里后東去青海湖時所走的路線基本重合。
記得我是和一個烏蘭縣的藏民一起,在茶卡的三岔路口,攔了一輛從格爾木方向開過來的改裝工程車。這算是我搭的第四輛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