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海倫寫道:“要想找到一個比我更幸福的小孩,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躺在小床上回想著對我來說深具意義的一天,我陶醉在她帶給我的喜悅中,我第一次這樣急切地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在海倫20歲時,她的學識已經(jīng)非常之高,順利地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大學,老師安妮·沙利文女士也跟隨著她。當時,不但她的書寫能力不比任何學生差,而且說話能力也慢慢恢復(fù)了。
她學會的第一句話是:“我現(xiàn)在不啞了!”她反復(fù)地說著這句話,感到無比地驚奇和快樂!“我現(xiàn)在不啞了!”她講話時略帶一點像是外國人的重音。她寫的書以及為雜志寫的文章,都是用凸版打字機打出來的。如果她想在空白處進行修改的話,便用壓發(fā)針在紙上刺出一個小洞。
海倫目前居住在紐約的福里斯特希爾,離我住的地方只有幾十步遠,當我?guī)е」烦鋈ド⒉綍r,常??匆娝诨▓@中緩慢地踱步,陪伴她的是一只牧羊犬。我注意到她走路的時候,總是不時地自言自語。不過,她并不像我們這樣活動嘴唇——她活動著自己的手指,用記號的語言和自己說話。
她的秘書曾對我說,海倫的方向感很差,即使在家里,她都會經(jīng)常迷失方向;如果家具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動,她就會完全不知所措。有的人會認為,失明的人具有敏銳的第六感官,其實不然,他們的觸覺、味覺和嗅覺與常人并沒有太大的差異。
不過,海倫的觸覺還是非常敏銳的:她把手指輕輕地放在朋友的嘴唇上,就可以明白他在說什么;把手放在鋼琴或小提琴的木板上,她就可以感受音樂;她甚至把手放在收音機上,通過感受它的震動來收聽廣播中的各種節(jié)目。她欣賞音樂時,得把手指輕輕地放在歌唱者的喉部。她非常喜歡聽歌,但自己卻根本無法唱歌,甚至一個音調(diào)也無法發(fā)出。
如果海倫和你握過手,那么在5年之后她還能通過握你的手而想起你來——而且,你當時的情緒是怒是喜,是失望還是興奮,她都能感覺得出來。
海倫的生活并不單調(diào)乏味,她有著廣泛的愛好。她喜愛劃船和游泳,尤其喜歡在叢林中騎馬奔馳。她也很擅長棋類游戲,有一種專門為她設(shè)計的棋具。她甚至還喜歡玩紙牌游戲,在桌子上鋪滿那些字和圖都凸起來的紙牌。每逢陰天下雨之時,她便在家里織毛衣來消磨時間。
大多數(shù)人都會以為失明是世上最大的痛苦。但是,海倫·凱勒卻說,她對于自己的缺陷并不是特別在意。在黑暗而靜寂的世界里,唯一讓她感到遺憾的是,無法聽到人們友好的呼喚。
《你變了,世界就變了》京東·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