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靜默的習慣(2)

愛有8種習慣 作者:(美)艾德·培根


當時,我一直在庭院中玩耍著,活蹦亂跳,累得有點喘不過氣來。當這種無形而奇妙的感覺征服我的時候,我停了下來,開始接納這種體驗。站在寂靜的松林中,我的心跳變得緩慢、平靜。我感受到的那種擁抱就如同某種細微的聲音,某種突如其來的覺悟,某種意想不到的自我啟示。在那個瞬間之前,我還是一個在松林里活潑玩耍的頭發(fā)蓬亂的小男孩,在接下來的瞬間,我變成了萬物中最特別、最受珍愛的生命。與此同時,我意識到——就像我凝望著家庭《圣經(jīng)》“啟示錄”中的圖片時開始懷疑的那樣——世上每個生物都是最特別、最受珍愛的生命。我感到自己有力而穎悟,充滿了活力和想象力。萬事似乎都沒有那么復雜,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被給予了同樣獨特的禮物。

生活中既有平凡的時刻,也有不尋常的時刻,需要我們?nèi)ハ胂蟆粝?、?guī)劃和籌謀,養(yǎng)育自己和他人。如果在應對日常生活時心存焦慮,我們就很難做到這些。當我們充滿恐懼時,敞開心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我們會停滯不前,無法發(fā)展或?qū)ふ腋挥邢胂罅Φ慕鉀Q辦法。然而,這種根深蒂固的恐懼有時并不容易被覺察到,因為它會戴上許多面具。例如,緊張兮兮的父母會因為恐懼而行動,每次他們看到孩子經(jīng)歷失敗、健康問題或無關緊要的挫折時,都會將之視為生死攸關的危機,而不是發(fā)展的機會,但他們可能從來沒有覺察到這是源于自己的恐懼。同樣,那些沒有處理好人際關系并深受其苦的人也未必會承認,是恐懼在妨礙他們面對問題,或大膽地做出改變。在職場中,那些將意外變故或問題視為當代世界末日的人也沒有意識到,武斷地將每件事視為災難的思維模式,妨礙了他們解決實際上能夠解決的問題。他們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受到了遏制。每個人都非常容易滑入恐懼的慣性之中。

有時慢性的恐懼會對我們產(chǎn)生微妙但極具破壞性的力量,此時,靜默對克服這種力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托馬斯·基廷是一名特拉普派修士,也是一位多產(chǎn)作家,他曾經(jīng)說:“我們的大腦、心靈和靈魂就像一盆渾水。攪拌時,水會變渾濁,遮蔽我們的視野。但是,當水被靜置時,淤泥會沉到底部,讓水質(zhì)變得清澈。然后,我們可以更清楚地洞察自己的生活和我們與其他人的互動。”在松林中的這個寂靜時刻,我仿佛感到與至愛者——我們?nèi)松凶顝姶蠊ぞ撸◥郏┑脑慈?lián)系了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