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禪古心(1)

心靈的彼岸 作者:韓若解


今禪古心

偶有暇,參禪悟道。

閱禪書成堆,然不得頓悟。

何謂禪?

說得清楚的,似乎不是;說不清楚的,似乎亦不是。

尋禪于迷宮,百轉千回無路。

于是,走出去……不久前,有朋友說江西有一幽靜去處,堪比世外桃源。問之“何地”,答曰“云居山”。

選一清涼的早晨,我們同行出發(fā)。

到達九江已是傍晚。未急上山,先住下,好好休息一夜。

天光微明,正是東方欲曉、晨曦初露的時刻。山野寂靜。我們靜靜地沿著蜿蜒盤旋的嵩云公路上行,迎輕風、踏晶露,偶聽得幾聲鳥鳴,便做深呼吸,呼吸著山野清香,誰都不敢作聲。

走了一會兒,晨光熹微,東方泛白,山林復蘇,大地呢喃,整個云居山仿佛聽見我們的喘息而蘇醒過來。只見群山巍峨,峰巒高聳,森林茂密,古木參天,奇花異卉芳香馥郁,鶯啼燕囀飛禽和鳴,恰是“山林并蘇戲云霧,春景撩人好風光?!?

漫步竹海幽徑,翠竹挺拔優(yōu)雅地伸展向天空,清秀的碧葉在空中隨清風搖曳,日影浮動于繁枝茂葉之間,光影迷離,如臨仙境,令人陶醉。我真想順著那優(yōu)雅的竹竿爬上竹尖去,輕臥在竹海上飄蕩……

穿出茂密的竹海,視線豁然開朗。天空高遠、澄靜、暢亮,山石靜默、多姿、清涼。

放眼望去,山上山下到處都是早起的僧人們勞作的場景。他們肩背草筐、手持鐮刀、光著腳丫,踏著長滿青草的軟絨絨的田埂,忙碌在田間。

熟悉僧人生活的人都知道:僧人們天未亮就起來誦經(jīng),白天有時去田間勞作,夜晚聽鐘聲,餐素食、居陋室、睡硬床,生活簡單樸素。云居山最富盛名的就是“農(nóng)禪”生活,即一邊勞作,一邊參禪。農(nóng)禪不僅僅是從事農(nóng)業(yè)勞動和修禪打坐那么簡單,而是一種精神,就是把禪法融入于世間,在勞作中實踐和鞏固禪法。用一誠大和尚的話說就是“農(nóng)禪并重,重在自養(yǎng)和動中參禪?!鞭r(nóng)禪之風源自百丈懷海禪師,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公案至今為禪門所樂道。其后南岳懷讓、馬祖道一、百丈懷海都心心相印、燈燈相傳,“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遂成為后代叢林農(nóng)禪生活的直接依據(jù)。這些僧人遠離世俗,藏身幽谷,但求寧靜,寧靜地享受陽光、雨露、風霜,寧靜地體悟、修性、參禪,山田之間,處處是道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