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呼應(yīng)著雪芹的狂言傲語——“誰解其中味?”
這可不是犀利地挑釁?
故此,我便揪住這紅樓第一大謎,大打出手了。且如晴雯開箱,“兩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
讀者閱后,亦必是要說:
哇塞!真是醬紫哩。
然而,我這作為有失做人的敦厚,且有些狂妄。好在雪芹一旦有知,他也必是高興的。因這“玄機”“真事”,已是隱藏了——或曰將讀者“瞞騙了”——二百多年了。我若再不說得出,雪芹也必是要說:
“我也不忍的!”
《紅樓夢》的攝受力過于強了。因此它一出世,紅迷們就如遇驚艷美人,急于要獲知其來歷與身世,這便紛紛地索求起紅樓“本事”來。種種推測臆猜,雖如元妃省親那般熱鬧,卻因過于荒誕,早已是“蛛絲兒結(jié)滿雕梁”了。唯有兩說,至今深入人心。一是江順怡《讀紅樓夢雜記》中所述,“皆作者自道其生平”。后經(jīng)俞平伯力推,影響漸廣。唯紅樓作者,此刻尚未劃歸曹雪芹。
胡適遂于《紅樓夢考證》中,認定曹雪芹即紅樓作者,且考出一些雪芹家事,而后得出結(jié)論:《紅樓夢》這部書是曹雪芹的自敘傳。
里面的甄賈兩寶玉,即是曹雪芹的化身;
甄賈兩府即是當(dāng)日曹家的影子。
“胡說”一出,即開辟了一個新時代。依紅樓小說中賈府經(jīng)歷,考證曹府興衰者,有之;依寶玉情節(jié),列出曹雪芹年譜者,有之;依捕風(fēng)捉影的曹府軼事,驗證紅樓小說情節(jié)者,有之;依黛玉、湘云等人物,造出曹雪芹情人者,有之;以宮廷秘史對接紅樓人物及其情節(jié)者,有之;甚而那史湘云也被弄成了脂硯齋,且強逼她做了曹雪芹的小老婆……這結(jié)果卻是:
抓著人家頭發(fā),下死狠地打,卻不知打的是個和尚。若必定要說寶玉即是雪芹的“化身”,我們便看看寶玉竟是何等樣人。他與寫出《紅樓夢》的雪芹,竟有幾分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