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清照的紅樓夢(36)

李清照的紅樓夢 作者:馮蜂鳴


且說明誠與清照回歸青州,“屏居鄉(xiāng)里十年”期間,夫妻二人飲酒賦詩,品花斗茶,真就是怡然的。這個十年過后,明誠就別了清照,做官、納妾,高樂去了。于是,清照獨(dú)居歸來堂又十年,卻是入住了“酒意詩情誰與共”的寂寥里。此刻,因了白居易這手跡,明誠竟同著清照又回到了初至青州的歲月:

先喝酒,直至“酒渴甚”,這是酒意詩情相與共了。

再“烹小龍團(tuán)”(小龍團(tuán)是宋時的名茶),這是明誠與清照品味那賭書斗茶的香韻罷。

過去他們曾立下規(guī)約,欣賞書畫彝鼎,“夜盡一燭為率”,此刻卻燃盡了兩支蠟燭仍無睡意。

雪芹得了這多的意思,便發(fā)揮起超凡的想象,筆下生花來了。于是,歸來堂里的《楞嚴(yán)經(jīng)》,就到大觀園里化身了《西廂記》,且化出一段韻事來:

先是黛玉“越看越愛看”,“自覺詞藻警人,余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nèi)還默默的記誦”,接著便是二人的“妙詞通戲語”,又是“多愁多病”,“傾國傾城”,又是“苗而不秀”,“銀樣镴槍頭”,尤是黛玉模仿鶯鶯的那個“呸”字——這可不就是明誠所言,“共賞”之時的“狂喜不支”——喜得放肆了,撐不住了。

明誠在那跋文里還說,他得到《楞嚴(yán)經(jīng)》的去處,是“丘地平彌,水林晶淯”,有小山,還有彌漫的水域,水光花影以其輝澤養(yǎng)育著那里,更有“院中繁花正發(fā)”。

寶玉捧讀《西廂記》的所在,恰是這般的景致:

“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于石隙之中。再進(jìn)數(shù)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俯而視之,則清溪瀉雪”,諸君細(xì)想,這與明誠看到的“丘地平彌,水林晶淯”,還有些微的不同嗎?

寶玉在“沁芳閘橋那邊桃花底下一塊石上”,“正看到‘落紅成陣’,只見一陣風(fēng)過,把樹頭上桃花吹下一大半來,落得滿身滿書滿地皆是”。寶玉便“兜了那花瓣”,“抖在池內(nèi)”,眼見得“那花瓣浮在水面,飄飄蕩蕩,竟流出沁芳閘去了”。這么如詩如畫的一場,你不覺得,就是明誠那“院中繁花正發(fā)”之后,結(jié)出的果實嗎?

這等的可卯可榫,一絲不錯,接下來居然還有:

明誠與清照欣賞《楞嚴(yán)經(jīng)》時,是“猶不欲寐”,覺都不想睡了。寶黛沒有不欲寐,卻是“連飯也不想吃呢”。這是明誠、清照、寶玉、黛玉四個人合起來,方才算得“廢寢忘食”么。

平日里雪芹言至讀書,總是說“看”:黛玉“這日飯后看了二三篇書”;寶玉“便想起《牡丹亭》曲來,自己看了兩遍”,“倚在床上,拿著本書看”,“看了一回《南華經(jīng)》”……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