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中已經說了,從明朝開始,日本就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隨著對華侵略的加深,日本竟然荒唐地把中國看作了自己的“生命線”和“利益線”。所謂生命線,就是掠奪原材料、勞動力以及傾銷產品的地區(qū)。至于利益線,1890年任日本首相的山縣有朋這樣解釋:“何謂‘利益線’,即同我主權線的安全緊密相關之鄰近區(qū)域是也?!?/p>
從這些語句中不難看出,日本不但不把侵略行為作為一種恥辱,反而把侵略當成了一種正當的職業(yè)。事實上,日本正是通過對中國的頻繁侵略而獲得發(fā)展的。日本要走資本主義道路,首先要完成資本原始積累。馬克思說過:“資本原始積累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發(fā)點,是推動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轉化的基礎。”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就是日本資本原始積累的最主要方式。
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勒索清政府40萬兩白銀;甲午戰(zhàn)爭,日本不僅從中國奪走了臺灣和澎湖列島,而且訛詐了2.3億兩白銀的戰(zhàn)爭賠款。這些白銀,比日本1891年到1894年四年間財政支出的總和都多!
在訛詐了中國大量的戰(zhàn)爭賠款之后,日本大肆加強軍事建設,扶植了不少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yè)。
從1894年至1903年,10年之間,日本的資本額增長了2.43倍。正如日本共產黨片山潛說的那樣:“日本的工業(yè),在這時期,由于從中國所取得的戰(zhàn)爭賠款的關系,而呈現出了日本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盛況。”
沒有甲午戰(zhàn)爭,日本的工業(yè)革命不會完成,資本主義也不會在日本站穩(wěn)腳跟。
日本從中國獲得的不僅僅是戰(zhàn)爭賠款,還有資源。日俄戰(zhàn)爭結束之后,俄國根據《樸茨茅斯條約》的規(guī)定,將旅大租界及長春至旅大鐵路轉讓給了戰(zhàn)勝國日本。后來,日本又迫使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簽訂了《東三省事宜附約十三款》,使得整個東三省全部在“開埠通商”的名義之下成了日本人的勢力范圍。日本,終于在中國的東北站穩(wěn)了腳跟。
為了進一步侵略和擴張,日本在中國的東三省設置了以關東廳、關東軍司令部為代表的一系列軍事侵略機構和以“滿鐵”為代表的經濟侵略機構。滿鐵的全稱是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是當時日本在中國的最大的殖民機構和經濟侵略機構,也是日本間諜的主要指揮活動場所。南滿在“產業(yè)開發(fā)”的幌子下,壟斷交通運輸、霸占礦山、掠奪資源,大批的煤炭、礦石通過南滿鐵路運到了日本,大批的罌粟、鴉片也通過南滿鐵路跟日本兵一起運進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