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了吧,我們又發(fā)現(xiàn)一個可以效仿的偶像。
好吧。對于鄧的行為,我們姑且不做任何動機揣測,也不做任何價值判斷,只需要問一個問題:我們拿鄧來做學習的榜樣,意圖傳達什么?是想告訴那些年輕女孩,你們一定要努力學習,想盡一切辦法躋身上流社會,認識優(yōu)秀的男人與其結婚,拿到大城市的戶口(綠卡),也許將來還會分到一筆巨額的贍養(yǎng)費……可是然后呢?大功告成了嗎?或者我們換一個問題:假如此刻上帝賜予你美貌、智慧和野心,你將如何使用這些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并且完成怎樣的終極目標?難道還是嫁一個事業(yè)成功的男人嗎?呵呵。我本以為,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越來越開放,信息越來越多元,女性應該比之前任何一個時代都更加自立,更加自強,更加明白自己對于社會的重要性。可是,當我看到很多人依然把一個女人的成就與她嫁一個什么樣的男人聯(lián)系在一起時,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些整天嘴里喊著男女平等的人,其實內心早已向男權社會俯首稱臣。
女人最大的悲哀就在于,誤把征服一個征服世界的男人當成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終極目標。
人們對鄧的認可,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她的身上看到了現(xiàn)今多數(shù)年輕人所缺少的性格特質——自立自強、學習勤奮、有進取心、從不拖延、待人熱情、目標明確——沒錯,這些聽起來老生常談的個人標簽,足以使鄧成為那些自詡“資深屌絲”、“御宅腐女”的年輕人學習追趕的超級偶像??墒牵魏问虑槎际且话央p刃劍。就像拿雷鋒當偶像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助人為樂,有的只是想當雷鋒而已。這樣的后果就是一切“善舉”最后都無一例外地變成“假肢”。所以,我并不認為鄧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無論鄧本人有多么優(yōu)秀,至少對于今天的中國社會而言,她的成功是起不到什么正面作用的。其實,類似于“誰應不應該向誰學習”的問題,根本就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意義。我們總是習慣借鑒別人的經驗,效仿別人的成功,重走別人的老路。我們何時能夠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一次。不管是作為男人還是作為女人,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熱愛事業(yè),熱愛夢想,更重要的是,熱愛真實的自己,這就已經足夠了。向誰學習都不如相信自己。也許是我太過天真,總是妄圖用真實、善良、美麗的“血肉之軀”來沖擊冰冷、黑暗、丑陋的“現(xiàn)實圍墻”。我當然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多么蒼白無力,但是我始終在堅持,始終在相信。不管這個世界有多么現(xiàn)實,你的心中都應該保留一份天真。
還是幾年前,中央二套的《對話》欄目中,一位大四女生提問說:“現(xiàn)在社會上都說‘學得好不如嫁得好’,請問這一點是否有道理?”當時擔任主持人的王利芬老師聽了,對她說:
“別讓時代的悲哀,成為你人生的悲哀?!?/p>